东部5省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 浙江最富 粤闽多土豪

21.07.2017  10:03

(原标题:东部5省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浙江最富 粤闽多“隐形土豪”)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文称,十八大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比2012年增长39.3%,实际增长28.6%,年均实际增长6.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长期以来作为反映一个地区居民收入水平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是了解居民生活水平变化情况的基础。

那么分地区看,各地的收入水平如何?第一财经记者通过选取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直辖市以外的5个经济发达的省份(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山东),对其各个地级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进行统计梳理,发现在这东部5省中,浙江最为富裕,所有地市人均收入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广东、江苏均存在一定的区域差距。

浙江11地市均超全国水平

统计数据显示,在东部5省中,浙江的富裕度最高,是全国唯一一个省内所有地级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

2016年,浙江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237元。在浙江的11个地市(含副省级城市)中,杭州、宁波这两大副省级城市以及绍兴均超5万元大关,位居全国前列,此外嘉兴和舟山也都超过了4.8万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城市刚好是环杭州湾分布。

杭州湾之外,温州、台州、金华和湖州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都超过了4.5万元。即使是发展相对滞后的浙西南,衢州和丽水也分别达到了36188元和35968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了2000多元。

以2016年为基期,按照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5%和7.8%测算,到2022年该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将超过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超过3.5万元。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分析,浙江是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省份,无论是劳动力要素、土地等制度创新都走在全国前列,大大降低了经济发展中所需的各种成本、费用。浙江最早在全国实行省管县,县域经济、乡镇经济都十分发达,每个县都有自己的产业集群,形成了强大的产业竞争力。

江苏:由南到北递减

在浙江之外,其他4个省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区域差距。比如江苏,苏南与苏北之间的差距颇为明显,广东则是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存在落差,山东为东西差距大,福建是厦福泉三大中心城市与其他区域的差距。

在江苏,最富的苏南地区可比肩杭州湾区域。其中,苏州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44万元,位居东部5省所有地市之首。

改革开放后,靠近上海的苏南地区凭借外向型产业的发展,经济也随之高速发展,目前苏州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位居全国所有城市第7位。

在苏州之后,南京去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了49997元,逼近5万大关。第三的无锡达到48628元,常州以46058元位居江苏第四位,镇江以41794元位居江苏第五位。也就是说,苏南地区全部都超过了4万元大关。

在苏南之后,苏中地区就明显处于第二梯队,苏中地区的3个城市都是处在3.5万~4万元之间。这三个城市根据距离上海的远近排列,其中与上海一江之隔的南通在苏中地区收入最高,达到了39247元;1996年从扬州分离出来设置的地级市泰州次之,达36828元,扬州为35659元。

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差距大

在第一经济大省广东,珠三角与东西北存在着较大差距。在珠三角,广州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0940元,深圳为48695元,另外佛山和东莞都是4.3万元出头一点,珠海42537元,中山也只有41613元。如此看来,珠三角最发达的6个城市跟江浙尚有差距。

这里面有几个原因,一是像深圳早在2004年就宣布取消农业户口,所有户籍居民全部改为城市居民,虽然户籍人口全部是非农业人口,但仍有市民从事农业工作;其次是统计口径的差异,江浙大中型企业更多,统计比较规范,广东则是小个体经济占比更大,统计不是很规范。

广东省政协委员、深圳市委党校副校长谭刚分析,江浙地区政府财政收入和老百姓从集体经济中所获得的收入会比较高。而珠三角私营经济比较发达,像出租房屋等财产性收入很难反映在统计数据当中。

当然,广东最大的不足还是在于区域发展差距大。除了珠三角的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和中山六个城市外,其他15个地市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过由于广东的城镇人口绝大多数集中在珠三角,尤其是广深佛几个城市,目前广州和深圳的城区人口都超过了千万大关。因此,粤东西北虽然地级市众多,但总的城镇人口并不多。

在珠三角6市的带动下,去年广东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684.3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4000多元。

福建多“隐形土豪

从数据上看,福建各地市的数据在5省份中不算亮眼。其中,最高的是经济特区厦门,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6254元,在5省71地市中位居第14位,而整个福建也只有厦门的人均收入超过了4万元大关。

位居第二的是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泉州,去年达到了39656元,这个数字拿到江浙大致相当于苏中地区的南通。第三的是省城福州达37833元,比浙西南的衢州、丽水和苏中地区的泰州、扬州略高一些。

在这三市之外,其余六个地级市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总体来看,福建发达的地方虽然没有江浙、珠三角那么发达,但经济也没有特别落后。

福建与广东在很多方面颇为类似。一方面,福建虽然只有厦门、泉州和福州3个城市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这三个城市是福建的前三大城市,三市GDP占福建省的近六成。因此在这三个城市的带动下,福建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14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不少。另一方面,与广东类似,经济发达的闽南地区也是私营经济为主。

当地一位统计人士此前曾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晋江以私营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决定了这些数据都会比较低。因为在城乡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大头,但当地绝大多数人从事商业以及获取财产性收入,则很难体现在统计数据中。

也就是说,福建的富裕程度并不差,福建有着庞大的经商群体,这些人的财富并不会体现在统计数据中。在去年的胡润百富榜中,福建也充分体现了自己的“存在感”:尽管福建的经济总量排在全国第12位,但出生于福建的富豪数量却位居全国第5,总部企业数位居第7。

山东将增强两大中心城市引领作用

在第三经济大省山东,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最高的是领头羊青岛,达到了43598元,在5省71市中位居第17位。省城济南也超过了4.3万元,为43052元。

除了济青两大城市外,山东还有一个城市超过了4万元大关,是石油城市东营。在这三城之后,位于山东半岛的威海和烟台均接近4万元,淄博达到36436元。这6个城市之外,其余11个地市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潍坊为33609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在毫厘之间。

作为人口大省,山东县域经济发达,城市发展以中小城市为主,两个中心城市青岛和济南占山东的比重并不高,核心城市的作用并不突出。因此,即便济、青都超过了4.3万元,对山东的拉动作用还不够大,去年山东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12元,仅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有鉴于此,山东也在积极做大中心城市,其在今年4月发布的《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年)》显示,山东地域版图将按照“双核、四带、六区”的城镇空间布局,济南和青岛作为“双核”,到2030年都将成为城区人口突破500万的特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