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社厅关于2014年省十件民生实事 完成情况通报

16.01.2015  12:37

      1月15日上午,省政府在广州召开2014年省十件民生实事完成情况新闻发布会。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甘正猛在会上介绍了总体情况。省人社厅副厅长葛国兴在会上介绍了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2014年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牵头承办的省十件民生实事任务主要有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水平、提升就业社保水平两大项中的4项内容,具体完成情况如下:

      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人均标准提高到80元/月

      2014年7月起,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已全部按不低于80元/月的标准发放。

      二、积极推进就业创业

      2014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59.6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68.7万人,促进创业19.2万人,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33%、137.4%和192%。一是做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牵头完善新一轮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政策,开展高校毕业生优秀创业项目评审资助,指导各地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并加强创业活动宣传。二是做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组织全省“一企一岗•互济共赢”等专项招聘活动,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扶持力度。据统计,截至2014年12月底,全省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累计对85015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进行了实名登记,通过服务已促进实现就业72168人;遴选招募“三支一扶”大学生1400人;全省面向大学生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378万元。三是做好就业服务工作。组织开展南粤春暖就业专项行动,共举办各类专场招聘活动2533场,帮助78万人次与企业现场达成就业意向。组织开展服务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专项活动,2014年,全省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8.7万人;新认定零就业家庭489户,帮助其中的579名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实现年底动态归零。认真做好10000家定点企业的监测体系和650家失业动态监测企业的扩面工作,及时掌握企业用工动态和员工流失情况。2014年底全省100%乡镇(街道)服务平台和85.7%的社区就业服务工作平台实现联网,全省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全年累计收集上网发布岗位信息220.4万个。四是加快完善资金使用和工作推进机制。出台新的就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配套实施细则,加快修订新一轮就业目标责任考评办法,开展就业质量评估试点工作,推进就业专项资金使用。

      三、大力组织劳动力转移减免费培训

      2014年,全省组织劳动力转移减免费培训67.3万人,完全年度任务数的112%。省人社厅联合省财政厅于6月出台《广东省省级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关于进一步落实劳动力技能晋升培训政策的意见》,在全省实施不分户籍、终身补贴的均等化劳动力技能培训政策,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培训补贴制度均等覆盖的省份。政策主要有六项突破:一是实现培训服务均等化,城乡劳动者,不分省内省外和城市农村,统一制度,统一标准,均等享受培训项目补贴。二是建立职业终身培训激励机制,劳动者在劳动年龄内,每提升一级职业技能等级,可享受一次技能晋升培训补贴。三是建立培训资源配置市场决定机制,实施直补个人与补助培训机构、行业组织和企业相结合的补贴模式,培训补贴项目和标准根据产业发展和培训需求适时调整。四是实行结果导向的效果评价制度,以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作为申请培训补贴的主要依据。五是提高培训补贴资金使用效率,减少中间环节,缩短资金拨付周期,避免资金沉淀。六是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开发了全省统一的广东省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专项资金网上申报系统。

        四、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卡服务

      一是推进社会保障卡户籍人口全覆盖。截至2014年12月底,全省户籍登记发卡数达8228万人,户籍人口发卡率95.3%,超额完成今年全覆盖任务,发卡人数居全国首位。二是拓展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的应用。目前,医保联网结算、劳动力技能培训补贴全省统一使用社保卡办理,实现凭卡结算和申领。各地市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推进人社业务领域广泛用卡,开通了凭卡登记就失业、领取养老保险待遇、扣缴居民保险费、查询个人信息等业务应用。广州市以实现市民办证、用证业务“一卡通”为目标,通过业务整合和信息共享,推进18个部门的应用,整合82种卡证,目前已开通10项公共服务应用,整合了3种卡证。东莞、珠海、深圳等13个地市开通居民健康应用,实现了“诊疗一卡通”。珠海市从2015年1月起将民政、残联各项补贴通过社保卡发放。

      此外,省人社厅还按国家医改工作要求,积极配合财政部门做好将城乡居民医保每人年补助水平提高到320元的工作,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链接: 省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4年十件民生实事完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