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东莞代表团继续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代表热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5.01.2021  23:44

1月25日上午,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东莞市代表团召开全体会议,继续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省人大代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梁维东主持会议,省人大代表、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省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潘新潮等参加审议。

在连续两天的分组审议中,代表们围绕新发展格局、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强化民生保障等关系广东发展全局的大事,说体会、谈感受、提建议。大家一致认为,省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纲要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省委工作部署,总结“十三五”时期和2020年工作实事求是、振奋人心,安排“十四五”时期和2021年工作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大家表示,要切实担起使命任务,认认真真履职尽责,把文件审议审查好、完善落实好,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言

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佛山、东莞要立足实体经济,提升制造业能级,当好地级市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这在东莞代表团引发热议。

梁维东表示,东莞要进一步把握优势,紧紧抓住先进制造业这个根和魂,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深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进一步为产业赋能;要促进产业体系升级,引育更高质量的新兴支柱产业;要充分发挥东莞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投资关系这一优势,打造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现代化枢纽城市。

省人大代表吴玉菁表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保障。她建议,东莞可以学习其他城市的经验做法,通过出台优惠政策等方式来吸引更多金融企业来莞建设总部基地,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引领是关键。省人大代表张书彦关注到,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支持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张书彦建议,广东要继续大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推进成果转化;要进一步加大科普教育的投入,推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更多新动能。

为民生事业发展点赞 

省政府工作报告还总结了“十三五”期间我省民生事业发展成果,并对民生领域多项工作进行部署。这也让代表们感到振奋和期待。

报告提到,广东省三大攻坚战取得了决胜成果。对此,省人大代表蔡国栋深有感触。

报告指出,洲河、练江等重点领域治污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水质显著好转。我所在的乌沙社区位于茅洲河下游。作为茅洲河流域治理的参与者和观察者,自己切身感受到这一变化。如今的茅洲河‘水清岸绿、鱼翔浅底’,市民常常到河岸‘打卡’,周边区域还成了投资热土,这让大家更加坚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蔡国栋说。

省人大代表罗沛强则对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轨道上的大湾区”充满期待。

交通不单是公交部门的事情,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体布局。特别是轨道交通的建设,涉及的部门多、行业多。希望我省能积极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谋划推进轨道交通建设,让‘轨道上的大湾区’早日落到实处。” 罗沛强说。

省人大代表余道江告诉记者,省政府工作报告政治站位高,内容翔实,对于我省“十四五”期间特别是2021年的重点工作作出了明确部署。报告中让他最为振奋的是,今年我省将把“促进普惠性学前教育扩学位、提质量”作为了省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之一。这对于异地务工人员而言无疑是个大好消息。

文字:伍江 林朝丰

编辑:李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