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疾控中心解释手足口发病特点

17.05.2014  00:08

  近日广东手足口病高发引起关注。有媒体报道称,“对于手足口病病例是否主要发生在幼儿园,广东省疾控中心和广州市疾控中心的统计结果截然相反。”对此,广东省疾控中心5月7日作出澄清:目前我省的手足口病疫情仍以社区散发病例为主,因此幼儿园并不是手足口病的“重灾区”,只是10例以上具有聚集性的“暴发疫情”均发生托幼机构,该媒体报道错将“暴发疫情”等同于“疫情全貌”。

   误将“暴发疫情”理解为“疫情全貌

  5月6日晚,省疾控中心通报称,截至6日,我省手足口病的暴发疫情全部发生在托幼机构。7日,有媒体引述广州市疾控中心有关负责人的表述称,“在他们监测到的15000个病例中,绝大部分患儿是散居在家的3岁以内儿童,发生在托幼机构的只有100多例。”据此,该报道认为,关于疫情主要发生地是否在幼儿园,省市疾控的统计数据存在冲突。

  对此,省疾控中心专家指出,省市两级疾控披露的数据均无问题,只是该报道误将“暴发疫情”理解为“疫情全貌”。根据原卫生部下发《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处置工作规范(2012版)》(卫办疾控发﹝2013﹞80号)文件,“暴发疫情”是指一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其实,“暴发疫情”占“总体疫情”的比例并不高。根据省疾控中心监测,2014年1—4月,广东省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为:5岁及以下婴幼儿患者占总病例数的94.81%,其中,3—5岁患者超过四成,3岁以下患者近六成。疾控专家指出,3岁以下年龄段的儿童多为居家儿童(未到入托年龄),该年龄段的患者占病例总数的比例近六成。因此,我省病例仍以社区散发病例为主,幼儿园并不是疫情主要发生地。

   专家提醒托幼机构应加强防控

  但专家同时指出,托幼机构是3—5岁儿童聚集的场所,因其人群密度大,儿童相互接触密切,如不加强个人卫生以及场所环境清洁,手足口病容易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从而引起聚集性病例(即暴发疫情)的发生。

  从全省的监测情况来看,截至目前,今年手足口病的聚集性病例均发生在托幼机构。省疾控中心专家提醒托幼机构等儿童聚集的重点场所应该提高警惕,切实落实晨检、消毒等各项预防控制措施,这对防控手足口病疫情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优化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推进共建粤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委部署干部监督工作
完善干部监督制度机制提高干部监督工作水平 日中国广州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