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省领导摆渡小谷围 筹建一流大学城

02.09.2014  10:45


   南方日报9月2日A05版讯 (记者 赖竞超 雷雨通讯员 王丽霞 蔡珊珊 周玉)“重新找出一大片土地作为新世纪广州高校建设的新园区,是历史交给广州市政府的使命。”2013年出版的《广州城记》中,曾任广州市委书记、市长的林树森如此回忆。

  林树森担任广州市委书记、市长时,恰好亲历了广州大学城从拍板到建设的全过程。今年3月全国“两会”上,当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林树森出现在北京政协会场时,南方日报记者上前采访,林树森笑着指着《广州城记》这本书说:“你要采访我的内容,这本书里都写到了。

  从《广州城记》一书以及省教育厅厅长、时任广东省广州大学城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罗伟其的讲述,南方日报记者寻觅到一些关于广州大学城建设鲜为人知的故事和细节。

 

背景 办学空间小,高校纷纷出走

 

  改革开放以后,经过连年扩招,广州中心城区用地已远远不能支持处于中心城区高校再发展的要求。根据国家有关高校用地指标的要求,高校(仅包括高校的教育科研和学生宿舍及体育活动用地)每学生平均70平方米,按2000年的情况计算,广州只有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用地规模可以达标。

  为了谋求新的发展空间,广州地区的高校纷纷到空间开阔、地价便宜、政策优惠的珠江三角洲其他城市办分校。其中,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已在珠海市成立分校,广东商学院拟在佛山三水,华南师范大学拟在佛山南海成立分校区。

  “对城市而言,这种形势势必造成广州市高校资源和高校产业的流失,长此以往也必将影响广州华南地区文化教育中心城市的地位。对高校而言,校区分散带来的诸多不便不利于自身发展。一位广州地区高校的校长说了一句很精辟的话:他们是到新校区去办高中四年级。”林树森在书中回忆。

  形势需要广州开辟新的大学园区。

 

选址  10校领导实地选址踏勘

 

  2000年8月至2001年1月,广州市规划局经过与省教育厅、中山大学等10所高校校领导实地选址踏勘,以及国内外著名规划专家反复论证和比较研究,一共提出了6个推荐候选方案:

  (1)原五山高校区附近地区(简称“五山地区”);(2)番禺区新造小谷围及其南部对岸地段(简称“新造地区”);(3)番禺区化龙中部地段(简称“化龙地区”);(4)番禺区莲花山以南石楼和石基镇部分地区(简称“石楼地区”);(5)花都区狮岭镇马岭水库周边地段(简称“狮岭地区”);(6)花都区花山镇新庄水库和蟾蜍水库两侧地段(简称“花山地区”)。

  据林树森在书中回忆,五山地区虽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基础条件,但因用地规模不足且靠近岑村机场,无法适应新大学园区的建设需求;狮岭地区和花山地区的主要矛盾在于与城市发展主导方向不一致;石楼地区占用新城用地比例达,且心理距离较远;化龙地区区位相对偏僻,紧邻广州市南北向生态走廊。而在推荐的6个选址方案中,新造地区由于良好的区位、优越的环境、充足的用地及规划上与市区方便快捷的交通联系,是广州新大学园区选址的最合适的方案。

  2002年5月,省政府下发批复文件,同意在番禺区新造镇小谷围岛及其南岸地区建设广州大学城,规划43.3平方公里。

 

建设 关键是省委省政府的决策

 

  “广州大学城的建设,广州市原来的想法是一次性征地后由省里慢慢建成,省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是争取2005年首期进驻高校开始招生,显然也是一个从局部建设启动的方案。”林树森在书中回忆说,短时间内全面建设、整体完工的做法,关键是省委省政府的决策。

  林树森在书中提到,2003年1月21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带着省委、广州市委、市政府有关人员,摆渡到准备作为广州大学城的番禺区小谷围岛视察,提出“建成全国一流大学城”和“2004年9月开学招生”的建设目标,要求以一流的规划、一流的设计、一流的建设、一流的质量为保证,使广州大学城真正成为全国一流的大学城。广州大学城建设各项工作全面启动。

  作为大学城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罗伟其亲历了大学城建设的全过程,这让他感触良多。众所周知,广州大学城建设工程浩大,时间要求紧,工程质量要求高,各方面协调管理千头万绪,其困难程度不言而喻。“但我们面对困难不退缩、不抱怨、不诉苦,大家一齐想办法,共同来出力,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罗伟其说。

  而据当时的南方日报报道,为力保在2004年6月30日大学城一期工程完成时限前把工程“拿下来”,大家都在争分夺秒抢时间,用科学的管理来赢得时间。“星期六保证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不保证。抢的就是时间!”罗伟其感慨地说。

  最终,中山大学等10所高校首批近4万名学生在2004年9月顺利进驻开学,广州大学城实现了19个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奋斗目标。

 

大数据看大学城

 

  如果说对于中大、华工这样的广东“高校豪门”而言,大学城校区算是“锦上添花”,那么对于广州大学、广州美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广东药学院这些院校来说,大学城的出现,则是他们“蜕变”成凤凰的一剂“强心针”。

  最直接而明显的是数倍之于原来的“地盘”扩充。比如星海音乐学院,原来校区仅40多亩,现在是285亩,是过去的足足7倍……

  地盘大,硬件水平也跟着直线上升,现代化的图书馆、一流的实验室设备、自动化的多媒体课室、条件优良的师生宿舍……这让拿了几十年粉笔的老教师感慨万千。凭借着小谷围岛提供的这片18平方公里的自由天地,十所高校得以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创新,在这片“试验田”上播撒希望的种子。

  广州大学

  简介:大学城迅速成长的十年,也正是年轻的广州大学跨越式超常规发展的十年。2000年,广州大学由广州师范学院、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原广州大学和广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等高校合并,组建成一所综合性大学,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华南师范大学

  简介:对于老牌院校华南师范大学来说,大学城校区的设立不仅拓宽了“物理空间”,更带来了“化学变化”。华南师大的大学城校区实行了一系列管理创新,成为管理新模式的“试验田”:建立精简高效的党政管理体系;实行全面学分制、实现大学城高校间资源共享;强化跨学院、跨学科的新兴学科群生长点;全方位加强学生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加大人事聘用制度与分配制度改革等。

  中山大学

  简介:中山大学东校区的建设,是中大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中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和新契机。中大抓住国家及广东未来经济社会需求,建设了一批的新兴学科尤其是工程技术学科。同时,中大在大学城进一步探索高校管理运行的新机制。

  亮点: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简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国际化特色的广东省属重点大学。进驻大学城、兴建南校区是广外几十年办学史上一次重要转折点。广外大把管理重心、师资安排和校园文化建设向南校区倾斜。新的学分制管理方案,本科生按大类培养的崭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本科生导师制度和主辅修制度、完全学分制等管理制度,都是率先在南校区试行。

  广州中医药大学

  简介:广州中医药大学被誉为中医药海外传播的“南风窗”。目前,6万多名中医药高级人才从广中医走出,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州中医药大学是新中国首批创办的4所中医药高等学府之一,现已成为辐射全球的中医药学术和教育中心,拥有邓铁涛这样的“国医大师”和一大批全国名老中医。

  亮点:广东中医药博物馆。

  广东药学院

  简介:作为全国独立建制三所药科院校之一,广东药学院是唯一一所办有临床医学专业的药科院校。首批进入大学城,学校形成了“以药为主、医药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构建了“大药学“”大健康”学科专业圈和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涵盖化学药、中药和生物药的医药研发创新体系。

  华南理工大学

  简介:华南理工大学南校区的建成,无疑是华工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新校区的拓展加速了华工由多科性大学向综合性大学转变,由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转变,由半开放式大学向开放式大学转变。值得一提的是,华工南校区的校园规划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大师何镜堂教授主持设计的。

  亮点:图书馆借阅自助式,实验室实现资源共享。

  广东工业大学

  简介:在这所全省最大的工科院校,每年有逾万名毕业生在广东就业。广东工业大学把深度融入市场、以服务求支持视为生存之道。截至2012年,广工与广东省16个高新区、70多个专业镇、20多个省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战略合作。

  广州美术学院

  简介:经过60多年的发展,广州美术学院树立了“南中国”的金字招牌,已成为中国一所特色鲜明、高水平的艺术大学。与此同时,广州美术学院正尝试将美术与设计注入整个珠三角乃至广东的发展中,教学走出教室,社会就是课堂,与行业和企业“联姻”。

  亮点:大学城美术馆。

  星海音乐学院

  简介:星海音乐学院,这所唯一以音乐家命名的音乐院校,也是华南地区唯一的高等音乐学府。进驻大学城十年来,星海师生在国际国内重大专业比赛中频频亮相,共摘得奖项2000余个。宽敞的大学城让星海音乐学院拥有了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和引进国内外高水平音乐家的高规格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