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变化⑩|一本加工贸易手册的“变身”记

22.11.2020  02:24

11月的某天,走出黄埔海关驻凤岗办事处的周庆国一脸轻松。在网上填好表单,现场只用了1个小时,他就办理完了加工贸易手册的核销业务。

时间拉回到2015年,作为东莞信浓马达有限公司的关务主管,周庆国要捧着200余页的加工贸易手册资料,先在自助机取号,然后坐在报关大厅等待叫号。

而在这之前,他先去了外经部门审批,把资料一一打印、装订、签名、盖章。一来二往大概要一个星期,这项核销业务才会办下来。

从一个星期到一个小时,背后是加工贸易手册的三次“变身”:从纸质本到电子化、从多本到一本、从推动加工贸易海关监管向事中事后转变。

十三五”以来,小小的加工贸易手册经历的三次“变身”背后,是加工贸易领域改革在东莞结出的累累硕果。“变身”见证了加工贸易改革,也见证了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走出高质量发展的不平凡历程。

提速:从纸本到电子化,企业足不出户办理业务

加工贸易是指经营企业进口全部或者部分料件,经过加工或者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按相关政策规定,经营企业应当向加工企业所在地主管海关办理设立加工贸易货物的手册。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本手册就是加贸企业的身份证。它记录着企业的贸易方式、单耗、进出口口岸,以及进口料件和出口成品的商品名称、商品编号、规格型号、价格和原产地等情况。

1978年夏天,东莞虎门第一家加工贸易企业——东莞虎门太平手袋厂成立,正式拉开了东莞加工贸易发展的序幕,第一本加工贸易手册随之诞生。三十多年来,这本手册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加工贸易的发展,也见证着加工贸易发展的不平凡历程。

随着加工贸易的发展,特别是进入“十三五”以来,因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加工贸易的深刻发展,加工贸易手册也走上“变身”之路。

2015年,手捧着200余页的加工贸易手册资料来回奔波的周庆国,在第二年遇上了通关服务的重大改革。这一年,黄埔海关保税监管集中审核作业中心正式成立,全面启动加工贸易无纸化作业,建设“互联网+海关”平台,实现企业足不出户7×24小时在线申报、审核、反馈,业务平均办理时间由原来的4小时/次大幅缩短至15分钟/次。

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经营成本与时间成本,让加贸企业能将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到企业经营当中”,周庆国回忆,这些改革确实切中了企业的痛点,例如将随附单证扫描上传优化为格式化录入,实现全程无纸化作业;启用海关电子印章,解决线上线下两头跑的问题。

降本:从多本到一本,企业减风险降成本

改革不会停步。在电子化改革的第二年,2017年,黄埔海关又在全国海关率先开展“以企业为单元”的加工贸易监管模式改革试点,逐步建立起更加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的加工贸易货物监管新模式。

黄埔海关保税监管部门的负责同志介绍说,这次改革最大的亮点是实现了加工贸易手册从多本到一本的转变,监管模式则是实现了从“以合同为单元”到“以企业为单元”的转变。通俗地说,就是一家企业只需一本电子账册即可办理所有加贸业务,减少了传统模式中企业需要办理的多本手册之间频繁的程序性手续。

改革前,企业多本合同并行,手册间需要频繁的余料结转,且在核销时容易出现手册时间倒挂、手册间串料等问题。”此次改革的试点企业东莞达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张真红说,“改革后,企业和海关都是同一本账,大大减少了非主观违规行为的风险。

黄埔海关保税监管部门的负责同志说,从多本到一本的改革,不仅有效提高了通关速度,而且帮助企业大大减少了非主观违规行为的风险,从而帮助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

共管:从“海关管”到“共同管”,提升企业“获得感

电子化变身让企业足不出户就能办理业务,多本变一本大大减少了企业非主观违规行为的风险,下一步的改革将如何开展呢?

企业的痛点就是我们改革的方向”,上述黄埔海关保税监管部门的负责同志说,随着改革步入深水区,轻审批、重监管,最大限度减少审批流程成为海关人的共识。“除了我们管,为什么不能让企业一起来管呢?

带着从“海关管”到“共同管”的改革初衷,2018年,黄埔海关开展了深化加贸及保税监管改革,进一步优化“互联网+海关”平台。

这次改革最大的亮点,就是明确将内销税款自缴、单耗自核、经营问题自查、简单违规自纠等12项业务交由加工贸易企业实施自主管理,推动海关监管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构建“企业自主自律、监管精准到位、管理集约高效、风险有效防控”的加贸及保税监管新体系,进一步减少企业营业成本与时间成本,提升企业“获得感”。

东莞市富之源饲料蛋白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黄大豆压榨加工企业,因大宗农产品加工的特殊性,在加工过程单耗关系不稳定,成品得率会随着原料品质、工艺的变化有差异,经常需要海关下厂才能确定单耗。该公司关务负责人朱卫军说:“2018年海关的改革将更多的权利还给企业,我司现在也顺利申请到了单耗自核资格,在手册的进出口执行完毕后再根据实际申报单耗关系,不仅申报的数据更准确了,还减少了海关下厂次数,更符合企业加工实际情况,业务开展更便利了。

变身背后:见证加贸转型升级不平凡历程

东莞是加工贸易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被誉为“加贸之都”。“十三五”以来,东莞加工贸易进入改革的快车道。作为加贸企业身份证的加工贸易手册就经历了三次“变身”:从纸质本到电子化、从多本到一本、从推动加工贸易海关监管向事中事后转变。

三次“变身”既见证了东莞加工贸易的改革历程,也见证了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走向高质量发展的不平凡历程。

近五年来,针对企业自主性根植性不强以及转型动力不足等问题,东莞进一步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向高质量发展模式迈进。例如,为了发展自主品牌,推进“东莞制造”品牌战略;为了发展自主营销,连续举办了12届加博会;为了发展高端制造,在国内首创与20多家港台生产力辅导机构合作,为加工贸易企业提供生产力提升辅导服务。

多措并举下,东莞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加工贸易进出口占全市比重由2008年的87.7%回落至2020年(前8月)的34.9%,下降了52.8个百分点。一般贸易进出口占全市比重由8.5%上升至2020年(前8月)的45.1%,提高了36.6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全市外贸增长的核心动力……当人们对东莞的印象还停留在“来料加工、借船出海”时,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东莞企业在市场上已“危中寻机”。

文字/殷昌盛 曹丽娟

摄影/i东莞资料图 视频/无

编辑/宁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