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深圳文博会上的梅州风

16.05.2016  22:33
广东汉剧、梅县木偶也是我市具有代表性的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次文博会梅州展馆还设立了舞台互动区,供观众近距离观赏我市这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偶书法、木偶变脸、汉剧选段吟唱是每天舞台互动区人气项目。

  文/郑炜梅  图/林翔

  昨日是第十二届深圳文博会召开的第四天,也是面向市民开放的第二天。记者在现场看到,许多深圳市民全家出动,穿梭在主会场各个展馆,尽情地欣赏、采购文化创意产品。梅州展馆的文创产品吸引了一拨拨游客,赢得采购商和游客的青睐。

  奇特日用品吸引眼球

  在诺华实业有限公司展位上,可折叠压缩的水杯、不怕摔且可高温消毒的水杯等由食品级硅胶制作而成的“新奇特”日用品整齐地排列着,吸引了一批批往来市民和采购商的眼球。该公司负责人刘展标告诉记者,公司产品以出口为主,今年首次加入梅州馆参加深圳文博会,展出推广效果较好。“食品级硅胶杯子不仅耐摔,安全性也有保证,外形与普通玻璃杯无异,给小朋友们用再合适不过了。”从事幼儿教育的孙云霞说。

工作人员展示食品级硅胶制成的日用品。

  各地特色产品受欢迎

  今年我市各县(市、区)都带来了各自具有代表性的文创产品。平远相思红豆发展有限公司将野生红豆林所产红豆做成手镯、项链等中高端饰品,价格数十元到3000余元不等,这种将客家风与民族风相结合的饰品赢得了海内外客商的欢迎。截至昨天,其零售额已经超过7万,多笔大额订单正在洽谈。五华素有“石匠之乡”美誉,五华展商杨育林从事雕塑有20余年,在广州设立了工作室。此次,他带来了六件石雕作品,其中一组憨态可掬作品《富贵》最受欢迎。

  昨日上午,副市长陈丽霞参观了我市展馆。她希望展商利用好深圳文博会平台,加强与文化企业沟通交流,学习取经,充分挖掘我市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出更具特色的文化产品。

用红豆制作的特色产品让小朋友爱不释手。

  青花瓷制造视觉震撼

  金柚娃娃陶瓷存钱罐、茶具,足球娃娃茶具、葵斗碗、围龙屋茶具、摆件等陶瓷产品也是现场人气较旺的单品。“金柚娃娃和足球娃娃系列产品是参加深圳文博会前两天才烧制好的,没想到一开展就备受追捧,已经有好几家企业跟我们洽谈后续合作了。”广东客家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钟曼红说。

  青花瓷展区的上百件青花瓷更是给人带来视觉震撼,过往客商、游览市民都会驻足拍照。来自深圳的朱先生兴奋地说:“以前只知道景德镇,没想到大埔高陂镇青花瓷也如此出色,不仅做工精细、釉面润泽,绘画也十分生动流畅。”

青花瓷展区集中展示了造型各异的瓷器。

  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市展馆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拥有大量的“非遗”也是我市的特色之一。版画是我市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84岁的温治邦“苦耕”版画创作60余年,今年他带来了他创作一批版画,这两天已经陆续有人上门求购。广东汉剧、梅县木偶也是我市具有代表性的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次文博会梅州展馆还设立了舞台互动区,供观众近距离观赏我市这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偶书法、木偶变脸、汉剧选段吟唱是每天舞台互动区人气项目。“我平时也会写书法,用提线木偶写书法更是不易,这足以说明表演者的技艺、功力。”深圳市民潘潇潇说。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还带来了脸谱、茶具等广东汉剧各行当的衍生品,大家都觉得很有意思。”

提线木偶表演吸引了往来市民驻足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