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出台方案规范看病流程 第三方机构考核服务质量
东莞时间网讯 我市新制定的《东莞市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评价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和评价标准即日起实施,方案进一步规范了看病流程。昨日下午,市医院协会医疗管理分会成立暨开展医疗服务质量评价工作动员大会在市人民医院举行,会议透露,我市今年将对全市医院开展医疗服务质量评价工作,并委托市医院协会作为第三方机构负责评价打分。市政协副主席、市医学会会长邝明子出席会议。
规范看病流程同等对待
新的评价标准实施后,对市民看病会有什么影响?市医院协会副秘书长邓皓辉说,新的评价标准将更加规范看病流程,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提升医疗服务,“现在我们很多人看病喜欢找熟人介绍,考虑到医生态度可能会好一点,看病会细一点,看病流程规范了以后,找谁看病都一样,找不找熟人看病,在医疗和服务上享受同等待遇。”
从八个方面考核医疗质量
据悉,医疗服务质量评价对象主要为全市各级医院(包括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现阶段以二、三级医院(含二、三级管理医院)为主,为此,我市还制定了《东莞市二级、三级医院医疗治疗和医疗服务评价标准(试行)》(下简称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包括医院管理、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科研教学管理、阳光用药制度建设与药事和药物使用管理、医疗服务和满意度调查、日常统计学评价指标等八大方面。
每年考核一次看重患者意见
邓皓辉说,医疗服务质量评价原则上每年一次,今年年底开展首次评价。市医院协会将组建评价专家库,根据不同级别医院的评价标准和内容,抽取相应专家组成若干专业小组,采取查阅资料、跟踪核实、现场核查、访谈调查等方式进行。评价结果将向全市通报,和医院年终考评、奖惩等挂钩。
我市医院和专家普遍认为,新的评价标准内容和评价方法科学且实效性强,将对医院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实施评价标准,进一步细化医院各项管理流程和临床路径,促使全员参与管理过程,有利于更加规范医疗行为和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减轻群众负担;同时,评价标准更加注重患者目标安全管理内容,促使医务人员更加重视医疗安全和强化医患沟通,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此外,通过开展第三方机构评价,评价结果将更加客观公正,提出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建议有利于卫生行政部门决策参考。
记者看到,评价标准主要围绕质量、安全、服务、费用、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其中医疗安全和医疗服务满意度占比最大,总分1000分中,医疗质量安全占330分,医疗服务和满意度占160分。此外,在医疗服务满意度160分中,患者满意度调查(包括门诊和住院患者满意度)占80分。
延伸阅读
同一病种
抽查3-5份病历
怎样抽查打分,邓皓辉举例,现场评价中,专家组会追踪抽查病人的病历、了解整个就诊流程,“比如一个住院患者,我们会检查入院流程、医生诊疗过程,检查项目、护士护理情况、用药情况、病案、医嘱等是否规范。”同一个病种,专家组会抽查3-5个病人的病历,通过对比来查看医生对这个病的诊疗流程是否一样,首选什么检查、什么药物,有没有开大处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