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出国看病需求悄然增长 洋医院入华慢吞吞

31.10.2014  04:12

  国庆节长假期间,不少消费者早早安排了出国旅游的计划,其中结合观光、游玩等目的于一体的医疗服务需求也在悄然增长,小到被称为“轻医疗”的健康体检、减肥塑身,大到重病治疗的实地考察等。

  记者采访发现,一方面由于国内“缺医少药”导致不少国人远赴海外寻求医疗服务,另一方面,由于政策、文化等门槛使得一些“洋医院”、“洋医生”进入中国的积极性并不高。业内预计,随着新富阶层的兴起,医疗服务将变得越来越国际化,相应地,国内的医疗服务也需要紧跟步伐,包括先进药物、设备的引进以及多学科医疗护理等。

   跨国看病人数攀升医生药品是关键

  因为定居地的医疗服务太昂贵或不太完善,有许多人跨出国门到国外寻求更好的医疗服务。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全球医疗旅游族的数量已从2006年的2000万人次迅猛增长至2012年的4000万人次,而一个医疗旅游者平均约能带来一万美元的收益。2013年度全球医疗健康旅游产业规模约为4386亿美元,约占全球旅游产业经济总体规模的14%。目前,以轻医疗结合观光、游玩等目的于一体的医疗旅游模式正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

  相比之下,一些重病患者的海外就医需求就显得更加迫切,在患者眼中,之所以愿意克服遥远路途、巨额费用、语言和心理等障碍,看中的无非就是海外的医疗服务水平以及国内所没有的药品和治疗设备等。

  美国医疗联盟体系副总裁Gil-bert H.Mudge表示,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增长是空前的,中产阶级的崛起以及购买力的增长,造成了对医疗更多、更好的需求。“就我们现在涉及跨国医疗方面,处于第一位的是癌症,第二位是骨科,这些慢性的疾病将是未来占据我们很多时间进行护理的病种。

  跨国患者首先看中的是医生。“中国医生一个下午要看的患者可能是80个到100个,他可以提供服务的空间显然是有限的。”Gilbert H.Mudge指出,确定医疗质量的因素不仅仅单纯取决于看了多少个患者,而是取决于医疗体系中各方面的指数,就算你是中国最好的外科医生,如果没有一个训练有素的护理团队照顾患者的话,你所付出的一切可能就达不到最好的结果。

  据一名海外就医的患者反映,之前在哈佛大学某附属医院就诊时,医生就一直不停地问“你还有什么问题”,一直持续了50分钟,让这位患者感触很深。而在国内,他提的问题如果超过3个,一般医生就会反问:“你懂还是我懂?

  其次是药品和设备。比如2013年12月美国上市的索非布韦,是首个实现丙肝治疗全程口服的新药,适用于绝大多数丙肝亚型,有效率90%,制造商吉利德也因此跻身全球医药巨头之列。还有2006年美国上市,至今160个国家也已经上市的HPV疫苗,以及今年9月刚刚上市的黑色素瘤治疗药物替姆利玛,这些药物目前在中国都尚属空白。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副总裁李振明表示,美国新药上市比中国要早,器械也是。比如麻省总医院癌症中心自1961年开始用质子治疗,是美国最大的质子治疗中心。还有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微创术后恢复快、灵活性和精准度高,适用于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辅助心脏搭桥术将创伤降低到最低程度。目前,国内仅有少数医院拥有该手术系统。

  再者,就是费用问题。以肿瘤为例,中国知名三甲医院的VIP和特需病房,平均一个病人治疗肿瘤花费在100万元左右,而且供不应求,一些外地患者很难住进去。同样在美国,一个肿瘤病人从被确诊到手术、化疗可能需要10万至20万美金,从绝对数值上来说,一些美国和中国的医院在费用上已经接近。所以,这让一些经济情况能承担的病人更倾向于去美国享受先进的技术、药品,尤其是更人性化的医生服务。

   洋医院洋医生入华脚步慢吞吞

  继今年7月份上海自贸试验区迎来中国境内首家外资全资(除港澳台)医院——德国阿特蒙医院之后,9月23日商务部召开“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专题新闻发布会,表示将争取妥善解决外商投资医院设立之后,是否将昂贵的医药费纳入到医保等社会关注的问题,引发市场一片热议。

  对于不少患者而言,如果国内也有同样水准的洋医院、洋医生,显然看病会变得更加便利,可是这一愿望实现起来并不容易。一方面,我国医疗领域一直以来是循序渐进地对外开放,想要一下子吸引很多“洋医院”进驻并不现实,加上国内各地区发展程度不同,需要试点再推广;另一方面,外国医疗机构对于中国市场和政策也仍有顾虑。

  从我国医疗领域对外开放的时间轴来看,从2000年开始,外国投资者可以在中国境内设立合资合作的医疗机构。随后到2010年,在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把外国投资者在国内设立医疗机构,从限制类调整为允许类。再后来,逐步取消了对外国投资者投资的股比限制要求。

  记者采访发现,外资医院对于和中国医院展开各种合作充满兴趣,因为中国具有刚性的就医需求,且在不断增长,但是就在中国成立一个新的独资医院,显得非常谨慎。事实上,就打算或是已经进来的外资医院而言,在经营中也面临不少困难,比如如果没有医疗保险,一般百姓看不起“洋医生”;外国医师一次注册不能超过一年,公立医院人员流动受限;进口审批环节多,急需药械用不了。

  美国医疗联盟体系副总裁GilbertH.Mudge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但我们本身对于医疗体系是蛮保守的,如果远离波士顿在其他任何地域环境之下运营一个医疗机构会有许多复杂性。

  已与中国合作30年的波士顿儿童医院副总裁大卫·马尔古莱斯对记者说:“中国肯定需要建更多新的医院,但是开一家医院并不像开一个星巴克门面一样,最关键的还是要看医生与技术。目前并没有在中国设立外商独资医院的计划,基于不同国情,我们还处于深化了解、认识的过程中,而且中国儿科事业发展很快变化很大,目前独自办医还不太成熟。

   修内功借外力逐步完善国内医疗服务

   有能力出国看病和未来去洋医院

  看病的就医人群,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中毕竟属于小部分。事实上,跨国医疗对患者而言,除了最新的药物,最先进的设备,医疗体系、医疗的管理系统、多学科的专家团队才是最被津津乐道的。

  中国医疗面临的困境主要在于,一是医患之间信任缺乏。中国医生接受了非常良好的教育,在专业上也很优秀,但是他们非常忙。二是医患之间未建立起长期稳定关系。三是大型医院提供初级、二级和三级医疗服务。四是缺乏多学科的医疗护理模式,肿瘤外科医生有时候在进行化疗的工作。

  专家建议就目前的就医环境来看,中国的医疗服务可以从内在和外部两方面一起发力,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满足患者需求。

  以中国第二大常见癌症胃癌为例,超过40%的全球胃癌患者来自中国,近5年来我国每年新发胃癌40万例。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很多时候,病人的生命是由医生和家属来掌握的,因为病人不知情,而这个问题短期内也不好解决。”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副所长沈琳说。

  北京盛诺一家医院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蔡强表示,即便是知情的肿瘤患者在国内看病时,通常还要操心看了肿瘤医生后,需不需要再看外科医生、放疗医生。但是在美国,所有的事情都由患者的主诊医生协调,有时候患者同时会见到两位专家,一位是放疗专家,另一位是肿瘤专家,因为专家一开始并不确定这个患者是否要先放疗还是化疗。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院长季加孚说:“目前国内也开始在提倡与心理治疗、中医中药、营养师、药师以及内外科的配合,逐步改善病人对肿瘤的认识,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很好的体验。

  专家表示,虽然洋医院不会马上在中国接二连三出现,但可以借助一些对中国市场有兴趣的洋医院的科研力量。据了解,美国联盟医疗体系每年研究经费总预算超过14亿美元,事实上,该医疗机构早已着手准备部署。GilbertH.Mudge透露,与上海一家合作的医院预计2017年开业,其所有的医疗理念和模式将跟美国学术医疗中心采取同样的理念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