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演示“荒野猎人”逃生

25.04.2016  06:06
参赛者在比赛现场用多种手段演绎讲解。

    2016年广州科普讲解员大赛落幕

    广州日报讯 (记者罗桦琳 通讯员刘时良、吴晶平)引力波是什么?“达芬奇”机器人如何做手术?“荒野猎人”的正确逃生方式包括哪些?在科普讲解员的生动演绎下,生涩的科学原理也可以很有趣。昨日,2016年广州科普讲解大赛决赛在广东科学中心举办,来自广州各区的92名选手,角逐广州“十佳科普讲解员”称号以及全国大赛6个参赛席位。

    广州科普讲解大赛由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主办。据主办方介绍,本届大赛共吸引了230多人报名,既有来自广州各科普基地的从业人员,也有高校学生、教师、科研院所、企业等科学传播爱好者,其中非科普职业选手占比超过七成。在大赛中,选手们需要连闯三关,在自主命题讲解中,更要使出浑身解数,综合影视动画、多媒体和实物等多种手段,把生活中各种科学现象、科学原理生动演绎。

    今年的自主命题不仅贴近生活,还相当新潮。比如,来自广东中医药博物馆的肖苑杰,针对最近的奥斯卡获奖影片《荒野猎人》,详细讲解了“防熊之道”。“许多人都相信遇到熊只要躺倒装死就会很安全,事实并非如此!”肖苑杰解释:“熊属于杂食动物,吃东西从来不挑剔,它会捕食活物,同时也吃腐肉。当人遇到熊,即使装死,也有被吃掉的危险。

    一个专业的科普讲解员其实并不好当。本次参赛选手之一,广东科学中心的李瑶介绍,科学中心内有12个科普场馆,每个场馆每天都有固定的讲解时间,一天五六场;还要接待学生团体、亲子团体等,一天讲解时间达4~5小时。由于讲解的内容涉及多个领域,讲解员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才能对单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他们最怕遇到特别执着、一定要求回答某个问题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