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着火、客机高空骤降怎么办?上完南航这堂课就知道了

21.12.2018  11:13

大洋网讯 空中出现火警,客机从高空36000英尺骤降到10000英尺,一名旅客机上突然晕倒,飞机备降后又冲出跑道,乘务组立即采取有效处置措施……12月20日,一幕幕惊险场面,在南航模拟舱轮番上演,让参与活动的市民一边发出惊叹声,一边竖起大拇指为南航乘务组专业处置点赞。这一系列紧急处置并非真实场景,而是以“空中急救和应急处置”主题,由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与国务院国资委联合举办的“国企开放日”暨南航2018年第四季度公众开放日现场模拟的情景。

据了解,本次开放日是南航开展的第196次公众开放日,截至目前,南航公众开放日累计参与人数已超4500人次,开放日已成为南航与公众沟通交流的窗口和桥梁,也彰显着南航生命至上、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

机上医疗志愿者已协助守护28327个航班旅客

伴着一声急迫、果断的声音,在开放日现场,一场空中急救正在争分夺秒地进行着。“发现有人晕倒,无意识、无呼吸,请立即报告乘务长,广播找医生,带好医疗设备协助我。

循声而去,一名南航空乘已双手扣在一起,开始对模拟人连续30次的胸外按压,之后另一位空乘排除口腔异物、打开气道进行人工呼吸,两人配合,连续五个循环为一组,让机上进行心肺复苏的每个细节、“招式”,尽收市民眼底。待空乘们操作完成后,参观的市民们便跃跃欲试,想亲自动手体验操作了一番……

据了解,2016年4月26日,素有领时代之先美誉的南航,率先在国内推出“机上医疗志愿者”计划,截至2018年11月30日,在册南航机上医疗志愿者已达4194名,志愿者累计出行32537人次,年人均出行约3.2次,协助南航守护了28327个航班的旅客出行安全。其中有185位志愿者参与了机上医疗急救(含参与机上救助后邀约加入),为此,南航也送出超过320万里程作为答谢。

据南航工作人员介绍,为扩充志愿者队伍,提高机上紧急伤病的施救几率,南航除继续与医疗单位合作开展招募外,还有意向与国内其他航空公司开展同类项目合作,以推动这方面的资源共享和服务提升。此外,随着客舱互联网的发展,南航也会积极探索舱内远程医疗救护的解决方案。

平时没有机会

参与学习和体验有收获

低头弯腰、捂住口鼻、不要吸入浓烟;系上安全带、拉下面罩、进行吸氧......这些对不少市民来说还是人生第一次。

实际上,今天一走进动态舱,系好安全带,我自己立马就心跳加速,因为平时根本没有机会参与学习和了解空中急救和应急处置知识,心里充满未知的期待。整个活动下来,感觉自己今天收获很多”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

但南航培训中心乘务培训处资深乘务安全训练教员李国鸣告诉记者,模拟的这些场景和实操动作,对于南航的任何一个乘务员来说,都是非常熟悉并能熟练操作的。比如机上紧急撤离环节,在现实场景中,一旦遇到需要紧急撤离的情况,客舱内可能需要同时100到200名旅客不等,这要求乘务人员保证在15秒内完成查看舱外和打开各个舱门的动作,90秒内撤离所有机上人员。在这期间,乘务组给旅客信心、帮助旅客克服恐惧心理,以及旅客听从机组人员的指挥、牢记跳滑梯的技巧等等,对短时间内实现快速、安全撤离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么,乘务人员训练有素的专业技能是如何练就的呢?据李国鸣介绍,这是乘务员飞上蓝天前的第一课,新入职乘务员除了客舱服务培训外,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客舱安全培训,包括航空医学、危险品、陆地及水上撤离、舱门训练、灭火处置等多项课程,培训时长达3个月。既使学成飞行后,他们每年还要定期接受培训和考试。超出24个月没有复训的乘务员,需要重修重新获得资格。

据了解,南航一直高度重视乘务组应急安全培训工作,目前南航培训中心有专门为乘务人员建设的安训场地,包括水陆大厅撤离舱、舱门训练区、灭火训练舱、B737动态模拟舱、A330动态模拟舱和舱门训练区等等,能够动态地模拟飞机在起飞、下降、颠簸和应急迫降时的各种情境,使空乘人员在逼真环境下开展机组协作和紧急撤离的训练,掌握确保飞行安全的能力。

今天既是一次走进央企、了解南航的机会,也是一堂生动的安全实践课,越是近距离了解南航,越能感受到他们每个工作人员的不易,为他们的专业技能点赞”,市民刘先生体验完开放日后,口中赞叹不已。

文、图:广报全媒体记者李妍通讯员南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