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红袖章督导员巡查垃圾分类做到位 村变靓

07.05.2018  13:46

小女孩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  

督导员在街道巡查督导村民按类丢弃垃圾。  

大洋网讯 今年到过新水坑村的人,都会感叹村容比以前干净整洁。去年10月,新水坑村成为番禺区垃圾分类回收第一个试点村。原来小巷里随处可见的垃圾桶消失了,村委将垃圾全部集中到在大路设立的108个垃圾收集点分类回收。随之而来是在巷口随意丢弃垃圾的村民不见了。为了改变村民的陋习,新水坑村委想尽办法、多管齐下、下猛药治沉珂,誓当番禺区垃圾分类排头兵的第一村。

自推行垃圾分类以来,村里最大的变化是多了许多戴红袖章的“巡查督导员”。每天早上不到7点,20多名村民“巡查督导员”就到各个垃圾回收点上岗,监督村民将垃圾分类丢弃。早上7点到10点都是收集垃圾的高峰期,督导员们也会守在回收点。其他时段则在村里走街串巷,劝导不按照规矩扔垃圾的人们。电动垃圾回收车也随时就位,只要垃圾桶接近装满,清洁工就会随叫随到。

垃圾分类对全村居民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一开始阻力是很大,普遍想法是“我都交了垃圾费,想怎么扔还要被你管”。新水坑村有两千多村民,但在这里租住出租屋的外来人口突破一万人。对于这些新移民来说,要他们遵守村规村约是难上加难。为了将垃圾分类推进下去,村委和“巡查督导员”们总结了很多经验,首先“在这个岗位要不怕得罪人”,要敢于要求对方打开垃圾袋检查,并指出对方的错误,但语气不能生硬,虽然定了处罚标准300元,但谁都没有被罚过。执行监督主要依靠熟人之间的情谊。其次督导员也建立“让大家先有意识,再配合行动”的意识,比起做好垃圾分类,培养村民主动意识和分类习惯才是更重要的标本兼治。

垃圾分类实行半年来,最初的质疑逐渐被消解。村民普遍建立了意识:垃圾不分类被督导员抓到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从而家家户户多了很多分类垃圾桶。大街上的108个收集点也基本做到了按类丢弃。番禺区试点将继续推进,下一步要让村民从不敢扔向不想扔转变,从简单的“干湿”向更加细化转变。垃圾分类任重而道远,新水坑村已经率先走在路上。

撰文/摄影 信时记者陈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