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督查一线见闻:督查动真格 改革追落实

07.07.2014  20:33

  “土地审批时限30天,为何有2010年申报的项目还没有通过审批,是不是审批进度太慢了?

  “创业就业税收政策实施了三年,究竟有多少人受益?减了多少税?

  “今年8000亿元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已经完成了多少?项目进展如何?

  以问题导向切入、提问一针见血,这是6月25日至7月5日记者跟随国务院八路督查组马不停蹄深入中央部委和地方督查的最直观印象。

  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各部门各地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关系着改革推进的成效。而为了杜绝政策落实不到位现象,此番动真格的严格督查,则凸显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深化改革、攻坚克难的坚定决心。

   转变政府职能 简政放权成改革“当头炮

  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中,进一步简政放权是本届政府开门第一件大事,也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和抓手。此次国务院督查专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专项督查小组,凸显对这一改革进展的关注。

  参加第一督查组的国务院审改办同志介绍,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目前已下放和取消479项行政许可等审批事项。此外,根据国务院要求,今年的改革目标是再下放和取消200项以上含金量高、能够激发市场活力的行政许可等审批事项。

  机构体量庞大的国家税务总局是“削减大户”。该部门主动摸底出87项税务审批事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7项,非行政许可事项80项。继今年4月按国务院要求取消2项非行政许可审批后,6月又明确提出今年拟再取消48项非行政许可审批(含2个子项),削减数量接近现有数量的三分之二。

  不仅在国税总局。财政部提出2013年到2015年拟取消下放11项行政审批事项和1个子项计划,目前已有10项经国务院审议取消和下放。

  国土资源部对目前国务院确认其实施的56项行政审批事项逐项研究,已经国务院决定取消10项、下放1项。对其余45项也明确了时间表,拟再取消19项、下放3项、不列入行政审批事项1项,剩余22项整合保留为19项,待国务院审定后,该部门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比例将达66%。

  工商总局自新一届政府以来已先后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7项,削减力度达50%,在此基础上正开展非行政许可事项的清理工作。

  值得关注的是,3月1日工商注册资本登记改革制度后,两个月内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超过320万户,同比增长25.83%,注册金总额5.32万亿元,同比增长99.78%,市场主体活力大大激活。

  ……

  简政放权,对政府部门来说,无异于一场自我革命。一年多来,一系列简政放权举措,让政府更好发挥监管职能,让市场自主调控更具活力。

   释放改革红利 重点领域改革有新突破

  7月1日,国务院第一督查组赴财政部督查之际,恰逢中央政治局在前一天审议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任务中,税收制度改革无疑备受关注。而被视为税改突破口的营改增进展如何,也是此次督查的重点。

  “根据国务院部署,目前交通运输业、邮政业、电信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模式已在全国推开,试点运行总体平稳,成效日益显著。”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对督查组说。

  国税总局的数据进一步证明了改革的成效——截至2014年5月底,全国纳入营改增试点的纳税人共327万户。全国营改增共入库增值税937亿元。除电信业外,其他已纳入试点的325万户纳税人中,超过95%纳税人的税负实现了不同程度下降。试点以来的减税总规模已达2503亿元,激发了企业活力,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铁路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也伴随铁路建设的推进快步向前。第二督查组深入铁路总公司,追踪改革最新进展。

  据介绍,目前首批向社会资本开放的80个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中,已有两个铁路项目落地——蒙西至华中铁路、长春至西巴彦花铁路。两条铁路都引入了社会投资,如长春至西巴彦花铁路,以民营企业出资为主,项目总投资约165亿元,吉林市百强实业集团、吉林省交通投资集团与中国铁路总公司分别按60%、30%和10%比例出资,创建了多元化融资的新模式。

  积极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重组、“保险版”以房养老7月1日正式启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扩至全国50%以上县(市)、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督查组所到之处,一项项重点领域改革正紧锣密鼓推进,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动力。

   打破机制障碍 改革攻坚需协同发力

  深化改革离不开狠抓落实。在督查中,各方面围绕改革提出的有效建议,也引发督查组共鸣,为更好深化改革寻找良策。

  发展改革委投资司副司长张明伦梳理发现,政府对企业投资项目从提出申请到开工建设,整个管理链条有约50个环节,项目核准(备案)机关仅是其中一个环节。

  “如果前置条件齐备,核准通常在20到30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通常在1至7个工作日内完成。也就是说,核准备案的时间并不长,但为什么地方和企业普遍感到投资项目的审批周期很长?”在与第一督查组座谈时,张明伦当面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督查期间,不少企业反映,前置审批环节太多、程序繁琐影响了项目进展。张明伦发现,企业在向项目核准机关申请核准前,必须按照规定先向有关部门申请办理的前置条件共涉及9个方面、30多项。

  “以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为例,沿线14个省区市及所辖70多个地级市、196个县的各类前置审批文件多达1000多件,历时4年完成。以相对情况简单的火电项目为例,各类前置审批涉及的各级行政管理部门数十个,审批时间一般需要2年左右。”他说。

  环保部人事司副司长任勇则将改革的突破口盯在理顺各政府职能分工上。“环保局不下海,海洋局不上岸。”任勇说,与生态环保相关的53项政府职能中,属于环保部的职能只有21项,60%以上在其他部门。深化改革,必须从根本上理顺体制,将职能划分清楚,这也是改革最难解决的问题。

  全面深化改革已到要啃“硬骨头”的攻坚期和深水区,透过此次国务院大督查,全国上下深化改革的共识得到进一步凝聚,对阻碍政策落实的体制机制障碍有更清楚的认识,也有助于全国上下凝聚一心共下一盘棋,在深化改革开局之年实现开门红。(参与采写记者:韩洁、杜宇、郑晓奕、刘奕湛、王志伦、赵卓悦、任珂、石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