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关注佛山服务型政府改革

25.04.2017  10:51

4月21日,最新出版的《瞭望》新闻周刊(2017年第17期)以“构建服务型政府的佛山探索”为题,聚焦佛山深化放管服改革经验,禅城一门式一网式改革成为其中重点案例。该报道指出,佛山以禅城区为试点,积极运用大数据手段,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着力破解政府各部门信息不通畅、业务不协同、线上线下业务难融通等难点堵点,初步解决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为服务型政府构建积累了积极经验。

以下是《瞭望》新闻周刊的全文报道:

随着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在权力放下去,监管跟上来之后,如何进一步创新政府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率,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成为各级政府积极推动职能转变的重要课题。

作为我国放管服改革的“排头兵”,广东佛山以禅城区为试点,积极运用大数据手段,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着力破解政府各部门信息不通畅、业务不协同、线上线下业务难融通等难点堵点,初步解决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为服务型政府构建积累了积极经验。

◎让群众少交材料少跑腿

输入身份证号码,核验双手指纹、摄像头拍照、领取证件……禅城区政府行政服务中心魁奇路大厅,佛山市民高先生用了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就在中心的居民身份证自助领证机上完成了身份证的换领。

如果高先生有需要,仅仅拿着这张身份证,他就可以在中心的“市民之窗”自助服务机上,打印个人无房证明、个税完税证明、社保参保证明等。而这种自助服务机,在佛山的各区、镇、街道共摆放有1200台,方便办事群众就近办事。

这只是佛山政府转变职能,提升服务效能的一个缩影。事实上,自2014年佛山开启“一门式一网式”改革以来,以禅城区为代表的佛山市民感受到政府服务提质增效进程不断加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少交材料少填表。对于群众、企业办事来说,上交各种材料是“家常便饭”。有时办理不同的事项,需要重复提交同一类材料,造成时间的浪费。禅城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材料的复用。在禅城区行政服务中心办事窗口,记者看到工作人员将办事群众申请材料通过高拍仪实现电子化,然后通过网络传输至禅城区一门式服务平台以及各部门后台审批平台。

包括毕业证书、出生医学证明、直系亲属证明、残疾人证明等16类材料都已实现无条件复用,直接减少了群众跑部门的次数。”佛山市禅城区行政服务中心主任丘少锋说,行政服务中心将电子材料复用分为无条件复用、有效期内复用、经验证后可复用三类。目前,第一批和第二批共47类材料均实现了可复用,第三批共100多类材料的复用也将于今年实现。

此外,为免除群众多次重复填写相同信息的麻烦。禅城区还开发了一门式自助填表系统。市民办事只需刷身份证,就能进入填表系统,轻松自助完成包括不动产等自然人业务的163个事项221个表格的填写。

▶少跑腿少等候。为了办一件事,折返不同部门间盖章、打印证明材料是过去不少市民办事的常态。而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不少事项可以通过后台流转进行网上审核,减少群众跑腿次数。佛山禅城区通过运用电子图章部分代替物理图章进行电子审批,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目前,包括残疾人业务13个事项、计划生育业务4个事项、人社业务1个事项在内的18个事项均已应用电子章审批。

以申请残疾人生活津贴为例,改革后,禅城区残疾人信息化服务平台与“一门式服务平台”对接,实现了残疾人办证办事全流程电子审批。当事人只需进入“一门式”服务窗口申请,电子材料将通过数据库快速流转到禅城区残疾人信息化服务平台,以电子章的形式快速审批,审批结果也将实时返还到一门式服务平台并对外公布,从而节约当事人跑腿时间、审批时间。

◎治“疑难杂症”有应急窗口

推行行政审批标准化、规范化运行,减少政务服务主观性,提升服务效率。然而标准化运作仍可能遭遇特殊、例外办事情形。为解决办事人证明资料不全、政策边界模糊等不符合常规业务办理标准的“疑难杂症”,禅城区行政服务大厅还设置了应急窗口。

窗口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去年7月,一位陈姓先生来应急窗口求助,表示单位此前代办二代身份证的时候,笔误将姓名中的“”写成了“”,使其身份证信息与其他证件信息不符。一字之差,令陈先生的生活遭遇诸多不便。如何证明“我就是我”成为难题。

当时应急窗口值班领导了解到陈先生在1984年办理第一代身份证使用的是“”字,该书写无误。然而陈先生的第一代身份证早已遗失,且电脑系统查无有关信息。如何证实陈先生的说法?应急窗口值班领导去到纸质档案库,在大量档案中找到陈先生的身份证底卡,解决了他的问题。数据显示,应急窗口自成立以来已受理业务134件,日常咨询1200多件。

无论是推行让市民可自助办事的‘市民之窗’自助服务机,还是设置线下的应急窗口,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根本出发点都是以用户为导向,方便群众操作,简化群众办事手续、时间。”佛山市禅城区数据统筹局副局长郑小广说。

◎联通数据共享之门

要实现群众少交材料、少跑腿,背后离不开政府部门之间业务协同、系统关联、信息共享。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各层级各部门开发建设的业务系统数据统一性、兼容性、共享性不高。“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成为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难点、堵点,给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造成很大不便。

针对以上问题,佛山禅城区的做法是温和式改革。在不破坏原有系统的前提下,利用“一主机双屏”操作和后台系统跳转、对接等技术,通过开放部分部门数据、数据比对等方式,逐步联通“信息孤岛”。

▶“一主机双屏”操作,动态沉淀群众、企业办事数据信息,建立新的数据库。

让各个部门直接将现有数据全盘开放共享,数据量太大,推进难度也太大。”佛山市编办专职副主任蔡国雄说,佛山采取的是迂回式路径,通过‘一主机双屏’,将群众办事过程中留下来的各类证照、证明、办事结果等信息同步到一门式综合服务平台与各业务子系统,从而积累新的动态、实时、真实的数据库。”

汇集足够多量的大数据,我们才能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的挖掘、分析以及应用,推出基于居民身份证号为索引的智能填单、材料复用等各项服务。”郑小广说。

目前,“一门式”主系统收集群众办事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沉淀为113万个个体、2.6亿条数据,并据此建立起自然人库,通过联动查询每个人在“一门式”系统中办事的每一条记录,并且根据个人的“性别”、“年龄”、“健康档案”、“办事记录”等属性标签,勾勒出自然人画像,对其各种待办事项进行预测。

▶内部开放部门部分数据。在保证数据安全前提下,根据相关系统业务需求,内部开放部分数据,促进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改革持续进行,政府部门思维也在转变。政务数据不是某个部门的数据而是公共政务资源的理念逐步得到认同。”蔡国雄介绍说,目前市本级有6个系统实现与“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系统实时交换数据。国家、省的18个系统也采取机器人、系统跳转等方式进行对接。

▶通过数据比对、提供“”与“”信息确认等途径,逐步联通“信息孤岛”。

公办中小学报名,通常需要家长携带房产证、户口簿等材料前往孩子入读的学校进行登记。对于禅城区中小学校学生家长而言,今年将不用带着报名材料在家校之间折回跑。利用大数据创新,禅城今年在全区推行公办中小学“无纸化”报名。

佛山市禅城区教育局副局长吴伟清介绍说,今年家长只需要在电脑上登录招生报名信息系统填报相关资料,即可完成孩子的入学报名。

如果家长提供的信息有误、材料虚假,系统如何识别?吴伟清说,通过与禅城区大数据统筹局合作,家长在系统内所填的信息,都将通过后台与其他各部门的数据进行比对,从而确认信息的真实性。比如,系统会将家长所填写的房产证号与房管局的数据进行比对,并通过“”与“”的提示,将比对结果反馈到报名系统。

获取直接的原始数据不是最终目的,目的是能够最大化发挥数据的效能。”郑小广说,通过数据比对的方式,既能核实相关信息,也有效避免信息泄露的风险。

尽管为解决信息孤岛难题提供了积极的地方经验,然而,在地方政府与垂管部门数据互通共享,地方政府开发的共享系统,只能局限本地区,难以跨区域使用,仍是包括佛山等地方政府在内面临的共性问题。

举个例子,在佛山,通过后台数据共联共享,市民可以在‘市民之窗’打印无房产证明。然而,该证明只能证明市民在佛山辖区无房产,在外地是否有房产则无法证明。”丘少锋说,如果全国一盘棋,有一个跨部门、跨地区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将有效避免这种群众反复证明的情况。

【来源】南方+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记者】周颖

编辑: 王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