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产法院:推动“中国制造”升级“中国智造”
知产法院:推动“中国制造”升级“中国智造”
来源:人民法院报
春节前后,一则国人在日本抢购马桶盖的消息深深刺痛了人们的心——难道早已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依然制造不出价廉物美的马桶盖吗?马桶盖的背后,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艰难转身。其核心,是科学技术创新,是自主知识产权。
为实现这一事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转身,司法伸出了坚强有力的手——知识产权法院在北京、广州、上海相继成立。
创新型国家的呼唤
2014年12月16日,伴随一声清脆的法槌敲击声,全国首家知识产权法院——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正式开庭审理第一案。院长宿迟亲自担任审判长,审理一起发明专利无效行政纠纷案。
这是在知识产权审判史上值得记载的一笔。中国知识产权专门法院由此开始了保护创新、激励创新的新征程。
近年来,我国法院受理的知识产权案件数量持续快速攀升。2008年至2012年,全国法院知识产权案件受理量年均增长37.57%。2013年,全国地方各级法院共审结各类知识产权一审、二审案件114075件。案件类型也日趋复杂,从传统的商标、版权、专利案件,扩展至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商标秘密、不正当竞争、反垄断等方面。
早在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明确提出:“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法院。”此后,2014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决定》。
2014年11月6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挂牌成立。同年12月16日、12月28日,广州、上海紧随其后,相继成立知识产权法院。截至2015年2月底,三个知识产权法院共计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2832件,审结309件。
“毫无疑问,知识产权法院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将会强有力地保护技术创新成果,进而鼓励持续创新和创新成果的转化运用,最终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主任、研究员李明德撰文指出。
司法改革的“试验田”
“知识产权法院既是推动中国创新的重要保障,也是司法改革的先行者之一。”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宋晓明如是说。
从诞生第一天起,知识产权法院就深深打上了司法改革的烙印。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院长宿迟亲自主持的那场庭审,只用了70分钟。而在以前,这样的案件审起来至少要2个多小时。
高效率的庭审离不开法官助理之前形成的初步审查报告,以及归纳的5个争议焦点,法官助理制度的背后是知识产权法院人员分类管理的司法改革举措——法官成为法院的“少数”,司法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成为“多数”。相对“少数”的法官,是法院的真正“核心”。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核定政法专项编制100人,主审法官员额只有30人。
无论在北京、上海,还是在广州的知识产权法院,主审法官、合议庭的主体地位都得以凸显,各业务庭不设副庭长,院长、副院长办案成为常态。“院庭长不是办一次案就行,每周、每月都要办案。”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院长宿迟这样解释办案常态化。
“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正在知识产权法院成为现实。
遴选出的法官个个是精英
以“辨法析理,胜败皆服”闻名全国法院的宋鱼水,现在是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副院长。同为该院副院长的陈锦川,也是全国审判业务专家。该院审判第一庭的庭长姜颖,是全国优秀法官。作为该院的院长,宿迟曾是全国第一个知识产权审判庭的庭长。这样的领导层可谓“阵容豪华”。
高标准、高起点、高素质,成为北京、上海、广州三地法官遴选委员会选拔知识产权法官共同的坚持。“过五关斩六将”脱颖而出的知识产权法官,个个是精英。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22名法官从全市150多名知识产权审判法官中层层选出,平均年龄40.2岁,91%为研究生学历,从事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年限平均为10年,近5年人均承办案件数438.5件。广州知识产权法院13名法官中3人具有法学博士学位,8人具有硕士学位。
仪军,这位原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的副庭长,现在是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法官。他说:“知识产权法院是在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成立的。能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作出贡献,是法官的价值和尊荣的体现。”本报记者 赵俊梅
(责任编辑:杜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