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错就改,给当地政府形象添彩

06.08.2015  17:45

东莞时间网讯 一条谣言经过转发后很快就能人尽皆知。但这并不表示,公权力就拥有对于这种信息海洋拥有无边界、无界限的查证责任,增强政府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和及时性,才是建立信息权威的关键。

针对网上热议的安徽砀山一网民因传播车祸不实信息被拘留一事,砀山县公安局30日发布通报称,当地警方已经正式撤销相关行政处罚决定,将网民送返回家并致歉。当地警方的道歉和剧情的急剧逆转,获得了不少网友的点赞。

日前,一辆江苏牌面包与一辆安徽牌大货车行至310国道安徽省砀山境内一路段时发生相撞,造成10人死亡,5人受伤。砀山县网民“于和玉”在腾讯微博上发布信息:“昨天下午,310国道砀山段发生车祸,死16人,婴儿也有”。对此,砀山县公安局以“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对于和玉作出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随后,于和玉之妻杨碧秀便将丈夫被拘留一事发帖上网,这一事件随即发酵,引起公众关注。

之后,砀山县公安局党委经研究认为,虽然于和玉有违法行为,但是对其拘留5天的处罚偏重。为确保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决定立即撤销对于和玉的行政处罚决定。因此,砀山县公安局通过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我局认为对于和玉因发帖与事实不符做出的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不妥,现已撤销对其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并已对被拘留人员及其家属表示歉意,在此也特向各位网民表示歉意,请予谅解。砀山县公安局。”砀山县警方的这则致歉微博,短时间内引起了网民的关注,发布后不到4个小时,转发超过8000次,评论超过4000条。

腾讯网友“西直门吹雪”表示,于和玉的行为并不是恶意传谣,也不是编造虚假恐怖信息。这种讯息不实是社会信息传播和言论表达中难免出现的情况。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兴认为,所谓谣言,首先要明确其损害的对象,“如果影响的是具体的个人,涉及个人名誉,就存在侵权问题,可以通过自诉的程序去解决。”知名网友@邓飞则表示,这个,赞!

的确,在安徽宿州砀山公安在线发布的道歉微博的留言中,很多网民表示这种知错就改的态度值得肯定,纠错给力将给政府形象添彩,值得表扬。但同时,还有一些网友认为,这样的错误本不该发生。@萧瀚21就说,公安机关使用公权力时,应该持审慎的态度,减少滥用警力而对公民权利造成的侵害。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匡文波则表示,谣言自古就有,但现在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信息传播速度快,一条谣言经过转发后很快就能人尽皆知。但这并不表示,公权力就拥有对于这种信息海洋拥有无边界、无界限的查证责任,增强政府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和及时性,才是建立信息权威的关键。

这也是很多网友的共同观点:当下信息环境中,对于公众关注的信息,政府部门应第一时间予以满足,并且让独立的、第三方的专业人士进行调查并发布令公众信服的独立来源信息,这才能抑制网络谣言的传播。北京市公安局网络平台“平安北京”运行团队成员赵峰则建议,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提高新闻发言人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训练也非常重要,这有助于建立政府更审慎、更权威的信息供应者形象。还有观点则表示,当下如微博、微信等信息平台,其实都具有自我查证、自我更正的机制,当谣言传播后,只要信息生态大致正常,就会有众多的专业人士对其进行关注、分析、判断和辟谣,这也有助于舆论的力量平衡,这也是政府部门当深刻理解的信息传播规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