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年来最短月全食昨上演 下次看红月亮要等3年

05.04.2015  14:13

  4日,羊城上空的“红月亮”如期而至。李细华 郭智军 鲁力 摄

  虽然调皮的云朵不时飘过来遮挡,但134年以来持续时间最短的月全食(红月亮)4日晚还是如期在夜幕上演。这次月全食从食既(19时54.1分,月亮恰好全部进入地球本影)到生光(20时06.4分,月亮从地球本影冒出的刹那)仅持续12.3分钟。

  不过,如果算上月全食前后两段月偏食过程,即从初亏(18时15.4分,月亮刚好接触地球本影)到复圆(21时45.1分,月亮刚好完全脱离地球本影),时间还是长达3个多小时。记者4日晚在广州市区走访看见,在一些空旷的地方不少市民都特意向东方的夜空仰望,拿起相机或者手机拍照,留下红月亮的倩影,也有天文爱好者来到珠江边用望远镜观测。

  记者在荔湾区某户外广场看到,20时06分左右,被地球本影遮挡的月亮开始重新隐约露出淡淡的一角月牙,而月亮的其余部分则和夜空融为一体,仔细观察才可看见暗红色的些许轮廓。之后月亮露出的面积缓慢增加,虽偶尔有云朵短暂挡住,但总体上月光逐渐变得明亮。1个小时后,月亮露出1/3圆月,直至21时45分左右才完全复圆。

  广东天文学会专家介绍,下一次我国各地可看到的月全食将出现在2018年1月31日晚上,届时月全食最大食分为1.321,月全食持续时间长达76分钟。

   释疑

  “红月亮”从何而来?

  专家解释,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线混合而成,而黄、绿、蓝等色的波长比较短,在大气中受到的散射影响比较大;红色的光线波长比较长,受到散射的影响较小,可以通过大气层穿透出去,折射到躲在地球影子后面的月亮上。所以,在月全食时,大家看到的月亮是古铜色的,即所谓的“红月亮”。(谢庆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