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达标检查验收工作的通报

15.12.2015  16:28

关于开展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

达标检查验收工作的通报

 

韶关、河源、梅州、清远市安全监管局:

为加快推动我省矿山救护队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队伍管理,强化装备配备,提高矿山救援服务及救援工作水平,按照《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关于开展2015年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达标检查验收工作的通知》(应指矿山〔2015〕34号)有关要求,我局于11月10日至18日组织对全省4支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达标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省安全监管局高度重视这次检查工作,成立了由副局长邓卫民同志为组长的检查组,制定了专门的工作方案,严格按照《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考核规范》(AQ1009-2007)要求(不含煤矿救护专业特有内容),细化了检查内容,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现场实操考核等方式,对韶关、清远、梅州、河源等4支专职非煤矿山救护队进行了检查考核。经综合评定,梅州市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建设达到中队一级标准;韶关、清远市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建设达到中队二级标准;


河源市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建设达到中队三级标准。

      二、各地矿山救护队开展质量标准化达标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质量标准化达标工作有序开展。加强组织领导是做好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达标工作的重要保障。2014年以来,梅州市率先试点开展非煤矿山救护队达村建设活动,市安全监管局成立了以分管副局长为组长的质量标准化达标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提高了全队队员对开展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达标工作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梅州市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考核规范实施细则》,将质量标准化达标工作层层分解,落实到分管队领导、职能部门、小队和个人,形成了全队上下联动、全员参与、全力以赴抓质量标准化达标工作的良好局面。韶关、清远、河源市矿山救护队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制定了工作方案,加强宣传动员,有力地推动了我省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达标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二)强化队伍建设,提高矿山救援处置能力和服务水平。围绕加强我省矿山救援能力建设核心任务,进一步提升矿山救护队员专业素质,提高矿山救援服务水平,各矿山救护队加大队伍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清远市矿山救护队近年来引进了3名工程技术人员,极大地充实了队伍的技术力量。梅州市矿山救护队也在现有2名工程师基础上从招聘了1名工程师,专门负责矿山救援服务工作,提高了矿山救援服务技术水平。河源市矿山救护队注重队伍自身人才的培养,鼓励和支持队员参加各种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目前,河源市矿山救护队已有1人取得采矿高级工程师职称,通风工程师、化工工程师和机械工程师各1人,另有4人还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证书,矿山救援人才队伍建设明显加快。

      (三)加大投入力度,提升矿山救援设施装备配备标准。近几年来,我省投入了近亿元用于各矿山救护队基础设施和救援装备建设,并引导地方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在矿山救护队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装备配备等方面予以支持,有力地提升了我省矿山救援设施装备配备实力。2015年,梅州市矿山救护队按照《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考核规范》要求,查漏补缺,投入了250余万元用于救援装备建设,新购置了液压支护装备、雷达式生命探测仪、矿山救护车、排沙泵等,并为矿山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救援服务工作,配备了职业健康场所检测设备,目前梅州市矿山救护队拥有一批先进的运输通信、个人防护、灭火装备、检测仪器、吊装设备、排水设备、破拆装备等,是全国矿山救护队中全部队员配备BG4氧气呼吸器的少数队伍之一。韶关市矿山救护队也在2015年投入了约150万元用于氧气呼吸器、矿山救护队等救援装备采购,还投入了120余万元建设地下模拟巷道。清远市矿山救护队投入近100万元购置了人体搜寻仪、氧气呼吸器、金属探测仪等,投入了300余万元建设地下模拟巷道和装备库。

      (四)认真查找问题,促进质量标准化达标工作持续改善。各矿山救护队都结合《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考核规范》开展了自查工作,并针对查找出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整改。梅州市矿山救护队能坚持把查摆问题贯彻活动始终,在解决问题中提高工作水平。该队认真对照规范,采取领导查与大家找、全面查与重点找、定期查与随机找相结合的办法,从救护队伍及人员、救援培训、救援装备与维护保养与设施、业务技术工作、救援准备、医疗急救、一般技术操作、综合体能、军事化管理和综合管理等10个方面112个小项进行了多次大排查,共查找了132个,解决了114个。整改率为86.3%。清远市矿山救护队针对救援准备工作实施不流畅、不规范、出动时间超时等问题,制定特训方案,首先要求队员熟记并掌握救援准备程序,每周组织2次强化训练,并通过以老带新的传帮带,进行逐个训练,最后由工程师逐个考核,另每个月再组织一次队内竞赛,以竞赛推动工作开展。韶关市矿山救护队对查找出来的问题,每周进行汇总梳理,每月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整改计划,确定整改期限和责任人,定人定时完成整改任务。

(五)借鉴他山之石,推动质量标准化达标工作上新台阶。韶关市矿山救护队为了学习国内兄弟队伍好的经验和做法,专程前往江西省赣州市矿山救护支队学习,现场观摩了队员训练及装备操作情况,参观地下模拟巷道和装备器材库等设施库房,与对方在队伍综合管理、人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充分交流,探讨了质量标准化达标工作出现的问题和以及对策,拓宽了工作思路,推动了该队质量标准化达标工作有序开展。梅州市矿山救护队以参与《非煤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考核规范》的起草任务为契机,主动加强与宁夏、吉林、山东、江西、福建等兄弟省区矿山救护队沟通交流,共同研究讨论有关加强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达标工作的好思路、好办法、好措施,并将研究的成果运用在该队自身建设上,有力地提升了该队质量标准化达标工作水平。

三、各地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达标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队伍建设梯次不够合理。由于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退出机制,韶关、梅州市矿山救护队存在部分队员年龄超过45岁却依然从事一线矿山救援工作,韶关市矿山救护队个别队员未能按时复训。同时因各矿山救护队的薪酬待遇不高,难以吸引和保留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人才流失现象也比较严重,而招聘的年轻队员缺少矿山采掘从业背景,未建立了强有力的后备人才资源,形成合理的人才队伍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矿山救援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

(二)专业技术基础不扎实。清远、韶关、河源市矿山救护队由于平时学习训练的强度和频率不够高,致使部分人员在装备使用、一般技术性操作和医疗急救时程序不规范、动作不规范、整体不流畅;部分队员在操作使用救援装备和开展一般技术性操作时,没有对配备装备原理和技术操作规范进行深入学习研究,相关技能掌握较为浅显,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河源市矿山救护队装备管理不够规范,部分失效的检测仪器未及时更换,部分队员和装备管理人员对装备性能及技术参数的掌握有所欠缺。

(三)设施装备配备不够健全。清远、韶关市矿山救护队的地下模拟巷道还正在施工中,还要在明年初才能投入使用。梅州市矿山救护队的地下模拟巷道正在设计中,河源市矿山救护队是与附近矿山企业租用巷道开展高温浓烟训练。河源市矿山救护队的小队装备配备不齐全,缺项较多,且装备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不到位。

(四)综合管理还不够到位。清远、韶关、河源市矿山救护队未绘制服务区内矿山企业预防性检查路线及通风系统示意图,相关工作记录还需规范和细化。清远、河源、梅州市矿山救护队的矿山位置交通显示图版未能完全覆盖所服务区域矿山企业。河源市矿山救护队在闻警出动时,队员集合不及时,携行装备不齐全,清远、梅州市矿山救护队的值班记录事故内容不够规范。

四、下一步工作意见

(一)加强队伍思想建设,提高质量标准化工作认识。开展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达标考核是取消矿山救护队资质认定后,保障我省矿山救护队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各地要将进一步提高对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达标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指导矿山救护队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强化队伍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积极发挥每个队员工作主观能动性,力争将质量标准化达标建设融入每支队伍、每个队员的日常工作中,增强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保证我省矿山救援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注重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矿山救护队整体素质。各地要加强指导矿山救护队外引人才、内挖潜力,不断优化现有指挥机构和人员结构,尽可能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待遇,以强化骨干人才队伍建设带动普通队员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激励措施,切实保障队员生活待遇,解决其后顾之忧,形成吸引人才、培训人才、保留人才、稳定队伍的良好机制;按照“队企共建”模式,加强与矿山企业沟通,定期安排队员到矿山企业轮换工作,建立完善的人才流动机制,促进队员合理流动,以解决人员退出难题。

      (三)树立科学施训意识,提高矿山救援技战术水平。各地要指导矿山救护队合理制定年度、季度和月度训练演练计划,把训练任务细分到每日、每个项目,落实到每个队员身上,坚持科学施训,确保每项训练演练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考核、有评估,并依据每个队员的身体状况和心理承受能力,采取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方法,定期或不定期分析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摸索出具有各矿山救护队自身特点的施训方法。同时在队伍中大力营造浓厚训练氛围,使队员间在相互比拼、相互激励中调动训练热情,不断提升训练的质量效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组织矿山救援培训,提高队员理论和实操能力。为加强我省矿山救护队员的培训和复训工作,我局将以韶关、清远市矿山救护队作为今后我省范围内的矿山救援培训工作承担单位,相关地市安全监管局要指导矿山救护队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统一制定的培训大纲,结合我省矿山应急救援工作实际,合理设置培训课程和内容,并按照外部聘请和内部培养两种模式加强我省矿山救援培训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实现矿山救护队员的省内培训。

(五)加强各级财政支持,提高救援装备科技保障水平 各地要在省安全生产专项资金支持的同时,积极争取地方各级财政扶持,并加大矿山救护队自筹资金投入,积极引进救援车辆、通信器材、灭火装备、侦检装备、排水装备、培训演练设备等先进救援装备,逐步扭转当前我省矿山救援装备技术较为落后的现状,不断提升我省矿山救援装备配备的现代化水平,能够承担我省重特大、复杂矿山事故应急救援任务。

 

 

 

 

                                                  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15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