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洋史研究中心承办 “粤海关与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历史”学术研讨会
本站讯 为推进粤海关与海上丝绸之路、海外交通和中外交流等领域的历史研究,积极响应和参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建设,进一步加强学界前沿对话,在“粤海关旧址”(“大钟楼”)落成100周年之际,由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中国海关学会广州分会联合主办,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海洋史研究中心与粤海关博物馆、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承办的“粤海关与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历史”学术研讨会,于10月9日至10日在广州沙面隆重举行。中国海关学会会长李克农、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副会长刘迎胜、中国海关学会广州分会会长郗治安、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周薇、广东省社科联专职副主席林有能在研讨会开幕式致辞。广东海洋史研究中心全体研究人员、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研究机构以及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南、海南海关系统的专家学者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副院长周薇在开幕式上致辞
秦汉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一直是东西方交流的重要通道。广东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也是历代中央政府派驻机构管理南海贸易与中外交往的中心地。从唐宋时期的市舶使、市舶司,到清代粤海关,广州都有首设与开创之功,成为国家对外开放的“南大门”,特别是清朝乾隆年间,规定广州“一口通商”,包揽了西方国家对华海洋贸易,广州在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历史上与东西方交流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广东长期对外开放,不仅积聚了极其丰厚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与世界各国建立了深情厚谊,而且成为中国海洋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现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当代改革开发的先行地。
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副会长、广东海洋史研究中心主任李庆新主持了主题演讲。广州海关关长谢松在讲演中指出,一部海关史就是半部近代史,海关史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基点,他回顾了洋关与常关不同的发展道路,并从经贸发展、权力争夺、廉洁行政、主权回收、兼办业务等不同方面,阐述了粤海关的历史发展及其研究价值。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叶显恩研究员提出,岭南文化的特质就是海洋文化,海关成立前丝路格局的最大变迁,是出现了“大航海时代”海洋贸易的热潮,和寻找商业殖民地的热潮,从而引起了欧亚世界格局和中国国内的系列变化。厦门大学中国海关史研究中心连心豪教授提出,妈祖信仰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时代产物,作为华人开拓海上丝绸之路的精神支柱,构成了中国及周边国家(地区)的妈祖文化圈。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吴松弟教授对海关关区空间变动的进行深入探讨,以近代广东省为例,提供了省域的个案分析。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张忠民研究员,打破学科界限,将经济学和历史学相融合,突破了十三行研究的传统路数,从企业产权、治理结构、剩余分配等方面,对十三行的企业制度进行了考察。广西社会科学院古小松研究员,放眼全球视野,对早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及其与东南亚国家形成的密切关联、古代越南的历史观作了深入探讨。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于逢春教授,探讨了中国古代白银输入与中国疆域形成之间的联系。
会议分组讨论上,学者们以粤海关历史为中心,分别就粤海关与中外交流、粤海关与“广州制度”、粤海关与广东十三行、粤海关与海上丝绸之路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这次会议注重学术品位,积极关注现实,为推动海洋史、海关史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为国家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取得丰硕成果。这次学术研讨活动是研究机构携手海关系统、高等院校联合举办的,广州海关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准备,研究人员提交了一批有相当水平的学术文章,为学界带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和视角,推动了学界与业界之间的前沿对话与学术交流。
(文/王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