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小明: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 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17.05.2014  22:05

实施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工程,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构建研究培养质量保证体系,是学校实施创新强校工程、推进协同机制改革创新的主要任务之一。学校在这方面有什么思路和计划,做了哪些探索与实践,初步成效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校报学生记者于近日对研究生处处长秦小明进行了采访。 

提高培养质量有措施

秦小明指出,目前,我校的研究生教育存在两大问题,一是规模小,二是生源质量、培养质量以及就业质量等不尽如人意。为此,我校必须进行相关机制体制的改革。在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项目的主要任务及重点工作中,有两大措施不容忽视。

第一大措施,加强研究生招生改革,改善研究生生源质量。我校应积极争取招收推免生和外国留学生以及完善资助体系等措施,突出对考生创新能力、专业潜能和综合素质的考察,提高生源质量。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对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组织领导,全方位开展招生宣传动员工作,并着力改善研究生的生源结构、数量、质量。

第二大措施,推进培养机制改革,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深化改革、分类型培养,全面发展研究生教育。推动我校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学术型、应用性人才并重的战略性转变。并且按分类培养和分层次指导原则,制定博士生培养方案,修订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生培养方案,改变长期“混养”的现状。学术型硕士生培养以提高学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专业型硕士生培养注重实践运用。

二是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首先是改革教学手段。积极实行专题讲座式、研究讨论式、启发式、案例法等体现研究生教学特点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推行移动课堂、拓展训练、社会实践等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实现教学相长。其次是开展研究生公共课教学改革。对于政治课,学校会改革公共政治课的授课方式,进行专题讲座,专门组建课程组团队,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公共外语,教学改革应突出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由原来的公共基础外语向专业外语靠近,多提供学生参与国际学术会议讨论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最后还应加强示范课程的建设,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是加强研究生科研、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与学术交流制度建设。充分利用学校重大专项、重大课题和专业推广模式,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能力;鼓励研究生参与跨学科、跨学校、跨国界的创新交流与合作;鼓励研究生参加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鼓励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选派优秀研究生到地方挂职。

四是实施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培育计划。出台《广东海洋大学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培育计划》,设立资助基金,每年资助博士3-6名、硕士5-10名优秀研究生作为培育对象,培育基金划拨给导师,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入选广东省优秀学位论文的数量有所增加。

除了上述了两大措施,还有以下几个措施必须引起注意。一,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升导师指导能力。包括完善导师选聘、复审和招生资格年审制;建立健全研究生导师学习培训制度;调整导师队伍规模和结构。二,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全程监控。三,完善研究生奖励、资助体系。四,加强研究生思想道德和学风建设。

简单来说,我校关于研究生质量提升工程的思路就是一条主线,两个着力点,四个转变。一条主线即明确目标,推动我校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学术型、应用性人才并重的战略性转变。两个着力点,第一就是要提高研究生的职业素养,对研究生进行分类培养。第二就是对研究生的培养要有质量保证,进行目标管理。四个转变,则包括了发展方式的转变,类型结构的转变,培养模式的转变以及评价方式的转变。发展要有特色、错位发展;针对专业学位发展不平衡的类型结构现状进行调整;培养特色学生,增加课程导师。

协同创新培养有计划

学校一直坚持推进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秦小明透露,学校计划在2014年至2016年这三年内投入80万元到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中。该计划包含三大类项目以及四个方面。

三大类项目包括:第一,研究生科技创新计划类;第二,联合培养研究生,开展培养基地建设;第三,研究生教育改革,其中包括提高优秀论文的数量、增加学生学术交流的机会、保证生源的优质、进行教学改革以提高质量等相关内容。

四个方面包括:第一,依托重点实验室、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等高水平平台,并充分利用这些平台,以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效果。第二,建设示范基地。目前我校已有两个省级的示范基地,计划在2014年至2016年这三年内投入150万,再建设两个省级和两个校级的示范基地。第三,充分发挥校地联合育人平台的作用,进一步深化与校外企业单位的合作。第四,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力量,即俗话说的“借鸡下蛋”,以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完善培养体系有思路

秦小明介绍,我校的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在2013年已经正式获批,今年是首次招生。本次博士研究生考试竞争激烈,共有56名学生争取上级下达给学校6个指标,录取名单目前已经公示。学校正不断努力,以进一步完善构建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

第一,借鉴兄弟院校的先进管理经验,结合我校实际,确立了以“个性化培养+双导师制+三种经历”的博士生培养模式。

个性化培养,即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学校根据研究生的个人兴趣、知识背景、发展方向等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发挥个人才能和专长。对此,学校应开设多样化的选修课程,突出以科学研究为主,课程学习为辅,采用自主学习与创新贯穿全程的方式,实施“优博培育”计划,设立“优秀博士生培育基金”。

双导师制,顾名思义,就是一名学生有两名导师,即第一导师和合作导师。聘请国内外大学、科研机构、大型企业等单位的知名专家担任合作导师,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三种经历”,包括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出高水平成果的重大科研项目经历、学生在学校专项基金资助下到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学习合作研究的“第二校园”经历以及开展科技服务、项目攻关、挂职锻炼等活动的社会实践经历。

第二,建立对研究生论文目标管理。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全程监控完善学位论文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等培养环节的考核制度,完善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实行道德问题零容忍与学术观点抗辩申诉机制,以促进自律、健全他律。第三,严格筛选,注重科研业绩。

吸引优质生源有办法

据秦小明介绍,在不断构建完善培养体系的同时,学校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吸引优秀生源报考我校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第一,做好免推资格申报准备工作,开启“本-硕-博”连读模式,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计划。在本科生中就开始发现苗子并及时进行培养,让这些优秀本科生专心走这条道路。

第二,开展“优秀本科生夏令营”计划。在此夏令营中,我校聘请外校专家给各专业学生作报告,专家们可以对学生进行辅导,答疑解惑。

第三,加大宣传力度。宣传本校优秀导师,宣传本校优秀建设平台,营造浓厚学术氛围。

第四,加强学风和教风建设。开展学风建设大讨论,讨论“如何给学生做好规划”等切实问题。

第五,提高研究生奖助学金的资助标准。大幅度提高资助力度,建立研究生奖助学金发放综合评价方法,按照每位研究生的综合量化评价结果,实行分级奖励。

秦小明总结指出,我校在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中进行了很多的探索与实践,这些探索实践必定能有效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助力于我校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的实现。 

点击进入 创新强校大家谈




(新闻主编:张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