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老板转行研究糖尿病 专帮人改正不良习惯

19.07.2014  03:45

朱平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一则经典的“行为寓言”:螃蟹、猫头鹰和蝙蝠去上恶习改变补习班。若干年后,它们都毕业了。可是拿到文凭的它们并没有什么改变:螃蟹仍横行,猫头鹰仍是夜猫子,蝙蝠仍喜欢倒挂。因为,这就是它们的“生活习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不过,今天的这位养生达人,却坚持要跟难以改变的“生活习惯”作斗争。“很多人明知吸烟、酗酒等行为不利于身心健康还是照做,原因是什么呢?”他说,要养生,“知道没有力量,做到才有力量!

  星期二上午10点,在江北观音桥协信中心,记者见到了从事健康管理已10余年的朱平。“我是建筑专业出身的,投身健康事业实属偶然。”一见面,朱平就饶有兴致地与记者谈起个人经历。

   从建筑业跨界医药市场

  1994年,当时在建筑业打拼的朱平,偶然间结识了一名老板。在这名老板的鼓动之下,朱平和他的董事长转行做药品生意。朱平回忆称,他和董事长说干就干,两人从简单的进药卖药干起,没想到,四年后,他们竟成功收购了给他们“引路”的老板的中药厂。

  渐渐地,朱平对药品行业有了深入了解。不过,在做市场过程中,他发现,很多老百姓因为无知乱买药,花了钱不说,还造成很多不可挽回的悲剧。“我小时候的邻居陈奶奶,对我很好。没想到她得了糖尿病,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把省出来的钱拿去买药吃,听说什么药好就去买什么药。结果血糖没控制好,还引发了并发症,最后导致左脚截肢。”朱平唏嘘感慨,“像陈奶奶这样因为无知而乱吃药的亲朋好友很多,因此而造成的悲剧数不胜数。”越见得多就越痛心,他决定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

   要养生,知道不如做到!

  “术业有专攻!因为我之前销售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接触的糖尿病患者较多,所以我选择了研究如何防治糖尿病。

  “防止疾病的侵入首先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正是现代人的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疾病离我们越来越近。”朱平告诉记者,现代人是不缺养生健康知识的,但很多人明知其行为方式不利于身心健康,还是照样做出有损自己身心的行为。“我曾经遇到过一名患糖尿病两年都不查血糖的人,问他吃什么药,他叫不上名,只说得出是一种小白片。面对这样的患者,即使是天底下最好的医生也很难帮上他的忙。

  为帮助他人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朱平绝对是一名严师。例如,他和一名糖尿病患者去吃饭,要求对方吃饭前必须熟练背完糖尿病的饮食治疗方法。上菜之后,要回答正确每一道菜的热量才能动筷子。凡是碰到糖尿病人,他总是想法设法约见其家人,让其家人协助采取一系列强制性办法,来改变病患不良的生活习惯。尽管听起来不可理喻,但确实不少糖友的血糖因此得到了控制。

  “知道没有力量,做到才有力量!”朱平用他一直以来信奉的一句话来解释。他说:“‘21天养成一个习惯,三个月养成一种生活方式’,只有坚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真正获得健康。”

   达人支招

  研究糖尿病防治多年,朱平已经称得上专家。他特别把自己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养生周刊》的读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家吃饭,最后一道菜可以不放盐

  糖尿病患者如果盐摄入量过多,易导致高血压,还可能出现水肿。对于健康的成人,推荐每天的盐摄入总量是6克。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推荐一天摄入的盐量低于3克。那么如何做到控盐?朱平介绍了6个小诀窍。

  1.把酱油改成醋。烹调中多用醋、柠檬汁、番茄酱等酸味调料汁来替代一部分盐。

  2.采用蒸、烤、煮等烹调方法,少放盐,享受食物天然的味道。

  3.多吃有味道的菜,如洋葱、番茄、青椒、胡萝卜等。特别是番茄炒鸡蛋,本身有番茄的酸味,不用放太多盐一样好吃。

  4.做凉拌菜时,最后才放少许盐和醋。不要边搅拌边放,那样肯定超标。

  5.用酱油等调味品时,用蘸的方式,不要将酱油倒进菜里。

  6.最后一道汤菜可以不放盐。因为口腔里的盐味是可以累积的,嘴里已经有点咸味了,汤里再放盐肯定超标。

   运动

   糖尿病患者不宜在高楼间锻炼

   夏季运动有七大注意事项:

  1.当心中暑。糖尿病患者如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转移到阴凉处,大量饮用凉白开水、果汁或运动饮料,必要时需要就医。

  2.择时运动。应注意晨练不宜起得过早,尤其在此时间不要参加剧烈的、较大运动量的活动。

  3.找个伙伴。这是出于安全考虑,运动最好结伴而行。

  4.把握好运动强度。总体上坚持低强度运动,表现为运动后不出汗或适度出汗,脉搏变化适度。

  5.不宜在日出前到树林里锻炼。只有在日出后,树木开始光合作用,树林里的空气质量才变得越来越好。

  6.不宜在楼群中锻炼身体。因为高楼大厦间往往会形成忽强忽弱、不停变化的“高楼风”,人们在这种环境下锻炼,很容易受凉感冒,使血糖出现波动。

  7.不宜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锻炼。糖尿病患者的抗病能力差,易造成支气管、肺部感染,从而加重糖尿病病情。

   食疗

   糖友”美食:黄芪冬瓜汤

  这道汤品味甘、性寒、清淡利湿,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本草经集注》记载冬瓜“解毒、消渴、止烦闷”。冬瓜含糖量低,水分含量较高,有利于消肿,去掉过剩堆积的体脂,对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及肥胖患者都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冬瓜含钠量较低,也是肾脏病、浮肿病患者理想的蔬菜。

  原料:黄芪20克,鲜番薯叶50克,冬瓜100克,盐少量。

  制作:冬瓜洗净,不去皮,去瓤,切成3厘米宽、5厘米长的块;黄芪润透,切片;番薯叶洗净,切成3厘米长的段。将冬瓜、黄芪、鲜番薯叶、盐放入炖锅内,加入清水600毫升。大火烧沸,再用文火炖45分钟即成。每日喝1次。

  本版文/重庆晨报记者彭怡冶

   保健

   民间保健功法:八段锦

  朱平还介绍了一套保健功法——八段锦。它由八个动作组成,可以达到拉伸经筋、调理内脏、运动血脉的作用,进而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

  立正,两臂自然下垂。

  两臂慢慢向上高举过头,十指交叉翻掌,掌心向上。两肘用力挺直,两掌用力上托,维持这种姿势片刻。两手十指分开,两臂从左右两侧慢慢降下,还原到预备姿势。重复六次。

  注意:动作应与呼吸协调配合,手臂上举时深吸气,呼吸可稍停顿,两臂放下时深呼气。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立正,两脚脚尖并拢。

  站好后,左手虎口张开,食指上指,其它四指如握弓背状,右手如拉弓弦,从胸前用暗劲左右拉开。左手向左一直伸展,同时目视左前方,如欲射大雕状。左手完全伸展后,左右手用暗劲一个伸、一个拉,然后自然松开、收回。稍歇一会儿后,再换向右方。如此左右各做八遍。

  注意:肘部要抬平,展臂、拉弓时吸气,还原时呼气。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

  站直,双臂屈于胸前,掌心向上,指尖相对。

  先举右手翻掌上托,左手翻掌向下压,上托下压吸气,还原时呼气。左右上下换做八次。

  注意:上举、下按同时进行。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

  开腿直立,两臂伸直下垂,掌心向后,指尖向下,目视前方。

  两臂充分外旋,掌心向外,头慢慢向左后转,目视左后方;两臂内旋,目视前方,复原。再换右转头做一次。

  注意:后看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开步直立,比肩略宽。

  两掌内旋上托至头顶,微屈肘,掌心向上,指尖相对,目视前方。两腿慢慢屈膝半蹲成马步,两掌向外侧下落,两掌扶按于膝上,拇指侧向后。上身先向右弧形摆动,随之俯身,目视右脚。上身右移成马步,目视前方,左右交替做摇摆。

  注意:摆动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

  开步直立,与肩同宽。

  两臂向上举至头顶,掌心向前,目视前方。两臂外旋至掌心相对,屈肘,两掌下按于胸前,掌心向下,指尖相对。两臂外旋,两掌顺腋下后插,掌心向内,沿后背两侧向下摩运至臀部,上身慢慢前屈弯腰,两掌随之沿腿后向下摩运,至脚面抓握片刻,抬头。

  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

  直立,平视前方。

  左脚向左开步,两腿缓慢屈膝下蹲成马步;两拳抱于腰侧,拳心向上,目视前方。左拳向前缓慢用力击出,左臂内旋,拳眼朝上,与肩同高。左拳变掌,向左环绕成掌心向上后,抓握成拳,再缓慢收抱于腰侧,目视前方。左右手交替。

  注意:练习时脚掌用力抓地,出拳时要用力,拳紧握。出拳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

  并步直立,两掌自然下垂于体侧,目视前方。

  两脚跟尽量上提,头用力上顶,然后两脚跟下落,轻震地面。连续做7次。

  注意:足跟提起时吸气,落下时呼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