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余县市取消GDP考核:重塑政绩观的“破冰”一步

21.08.2014  20:55

  从理念到实践,“不以GDP论英雄”已在全国70余个县市落地生根,明确取消了GDP考核。这是重塑地方干部政绩观的重要一步,有助于把地方积极性引导到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实现更有质量的增长上来,使经济发展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

  多年来,GDP一直是各地政绩考核的重中之重。但有些地方为了数字看起来很美,涸泽而渔吃子孙饭,重复建设漠视安全,种种粗放发展方式已经走进了死胡同。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到去年底中组部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中央对政绩考评体系进行了重要调整,为各地取消或淡化GDP考核提供了方向和指引。

  取消GDP考核,让许多基层干部松了一口气。上面怎么考,底下怎么干。指挥棒调整了,工作重心和重点也就发生了变化。辽宁省清原县一位干部表示,以前总是说“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现在变成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就是指挥棒变化的结果。

  就全国而言,取消GDP考核仍处于起步试水阶段,还不完善,总结起来需注意三种倾向:

  一是不唯GDP了,但狠抓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建设,换汤不换药。有的干部反映,上级看政绩,虽然不看GDP了,但要看投资和财政收入,盯得紧,搞排名,和以前本质上没有大区别。由此可见,改变多年来形成的政绩观,并非一朝一夕,一味追求速度的冲动需要靠制度来抑制。关键是各级党政部门要因地制宜出台细则,一级做给一级看,才能将这项改革措施落在实处。

  二是不唯GDP不等于不要GDP,而是要让“打篮球的”和“踢足球的”的分场比赛。辽宁省政府今年颁布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全省国土空间按开发方式,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由此针对区位条件、产业发展、自然资源、经济基础和生活水平等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考核细则,防止简单的一刀切。各地应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区域功能,让基层县区明确自己“是什么”,进而决定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找到自己的定位。

  三是不唯GDP不是不要发展了,而是要大力发展绿色GDP。发展是硬道理,绿色发展是必由之路。改善民生、搞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靠发展来解决。因此,在取消GDP考核的同时,也需要建立一种政策导向,让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就是政绩。

  地方税收主要来源于工业。但是在生态脆弱和敏感县区不能依赖工业,这就要求地方开动脑筋,搞有机农业、生态旅游和服务业。经过多年的实践,一些地方已经在这些产业经营上小有规模,需要给予进一步的支持做大做强。(记者徐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