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碍事”的缝衣摊

04.09.2014  12:27

  □刘达标

  同学阿华在城区开了一家装潢体面的汤料店,将苦笋、山蕨、茶树菇、苁蓉菇等野生食材及车前草、满天星、蛇舌草、枇杷叶等盛产山间的中草药材按柜摆放售卖,生意一直都很不错。

  这天一进店门,我就看见阿华正热心地向顾客介绍自己的汤料。等忙完后,他把我拉到一边喝茶。

  虽然汤料店赚了不少,可看得出阿华心里却不怎么舒坦,他指着门外一个缝补衣服的摊档埋怨道:“这边开店还算顺,其他的都没啥,就是门口那个大妈的摊子太占道,实在有碍观瞻。”没错,我进来时已发现了这个补衣档,一位身穿短袖的大妈正手脚麻利地用缝纫机缝补着衣裳,脸上挂

  着微笑,旁边还围着两三位顾客。有位少妇似乎等得有些不耐烦,就踱进阿华的汤料店这瞅瞅,那看看,末了,买了牛乳树根和通气藤等汤料,然后出门带上缝好的衣服,称心如意地离去。

  “人家做得好好的,其实也没妨碍你什么啊。”我说了句公道话,抬头忽然发觉阿华的脸色有点不好。“穿得那么老土,整天挤在门口碍手碍脚,不知堵住了我这边多少顾客进店的脚步!”阿华恨恨地说,仿佛大妈抢走了自己的一笔财产似的。

  一晃两月有余。这天,我再次登门,忽然诧异地发现,阿华的店门口虽然整齐了许多,却没有了往日的热闹。再仔细一瞥:原来门口那个缝衣摊不见了!

  仔细一问,才知道前段时间阿华借故和门口的大妈吵了两次架,人家一气之下,带着“家当”搬至别处经营去了。“终于撵走‘眼中钉’啦,生意是不是旺了不少?”我关切地问道。“嗨,别提了。更萧条啦!”

  “怎么会这样啊?”我满是不解。

  “我现在才发现,大妈不是来堵财的,而是送财的——那些家庭主妇们大多是利用缝衣服的闲暇来逛店。以前门口有了她,来补衣服的人会顺道进店里瞧瞧,买些汤料。现在人家走了,门前来来往往的人还是那么多,可有闲工夫逛汤料店的人少了。”阿华一声叹息,“说实在话,我如今倒挺想念那位大妈的。”

  (作者地址:梅城江南丽都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