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打造民企精准扶贫的“树山样本”

17.10.2017  02:31

罗屋村村民庆祝迁入新居。

树山村示范点旧貌。

实现安居梦后,焕然一新的树山村示范点。本组照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碧桂园公司规定,新员工培训有一项内容定在树山村——学习怎样扶贫。

树山村在哪里?这里的扶贫有什么亮点,值得碧桂园新员工都去“学习”?

带着好奇,记者踏上了树山村之行。

实现安居梦

树山村山岭延绵,翠竹成荫,一场雨过后,愈加山峦叠翠。

树山村隶属于广东省英德市西牛镇,是水库移民村,辖13个自然村,380多户人家,“九山半水半分田”。2010年以前只有不到10户是砖混结构的房子,其余全是泥坯房,破败不堪,逢雨必漏,污水横流。

2010年6月,碧桂园公司响应广东省委省政府号召,捐资2亿元用于扶贫,树山村被当作第一个试点村。

消息传来,树山村村民有期待也有疑惑。有人根本不相信碧桂园会帮助盖新房,还帮着脱贫,还有村民到镇上去打听碧桂园是不是骗子。为此,碧桂园扶贫项目组请村民们吃了好几餐饭喝了好几顿酒,还带他们到碧桂园总部参观。

碧桂园选定罗屋和熊屋两个自然村作为第一期示范点。2010年8月,项目组进驻树山村罗屋自然村。

进驻罗屋第二天,英德市和项目组即在简陋的办公室召开了第一次协调会。

项目组的孙科从村民家里借了一台破旧的摇头电扇,会议开到中午一点才散,每个人都汗透衣衫,大家对扶贫前景充满期待和兴奋。

协调会之后,前期工作便日以继夜地展开。孙科回忆道,同事们白天要和镇政府人员丈量土地,晚上还要跟村民协调,每天只睡五个小时,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虫子和蛙类陪伴他们度过一个个夜晚。

村里没网络,收发邮件都要步行几公里到镇政府去;几十个人一起在项目部用餐,自己做饭,自己刷碗;遇刮风下雨,村里就停电,孙科说,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是在烛光下卧听夜雨中入眠的。

8月末的一个傍晚,刚下过一场雨,孙科漫步在山村的泥石小道上,欣赏着路边青翠欲滴的麻竹,贪婪地呼吸着山里的清新空气,心旷神怡。

这是他入住树山以来最安静的一个傍晚,因为前期工作结束,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将启动。

碧桂园决定实施“五子登科法”。住房:帮助树山村村民建两层半高、面积110平方米“别墅”,每户造价10万元,政府配套1.5万元,农民自筹3.5万元,余下由碧桂园兜底。共建新房385户,分三期改造。道路:对树山村所有道路进行改造,共约10公里。饮水:建成罗屋、熊屋、横档、龙潭坑四个饮水项目工程,总投入200万元。电网:由英德市对树山实施农网改造。通信:由电信、广电部门对树山村进行一步到位建设,家家通电视、通网络。

2011年6月16日,罗屋村民抽签分新房;12月2日,罗屋新村集体搬新居,家家户户宾朋满座。

别墅建成了,老人天天给亲戚朋友打电话,邀请来做客;村里所有的大龄男青年都成了家,原先村里没有外来人口,之后也多了起来;变化最大的要数村里的孩子,他们原来只是想住上干净安全的房子,但自从别墅建成,“我要当老师”“我要当建筑师”“我要当医生”……各种梦想都出现了,父母们说不出有多高兴。

村民们发自内心地“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碧桂园”,这样的标语横幅从2011年别墅建成就一直挂在罗屋村的墙上,村民自发两年换一幅新的。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