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石围花灯 展百年技艺

10.11.2014  12:34


袁耀模(左一)现场制作花灯并介绍制作工艺。(连志城 摄)

  本报讯  (记者张柯)彩纸一贴、丝线串联,再接通电源,一座竹编的传统大花灯瞬时亮了起来。蝴蝶、鲤鱼等各式公仔、吉祥物和花板在丝线的带动下纷纷跳跃活动,如同上了发条。在客家文博会本地文创特色产品展区,老手艺人袁耀模首次带着祖传花灯技艺亮相就征服了现场观众。

  据了解,兴宁磐石围花灯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花灯分为大圆形、半圆形、扁柏、大小六门、宝盖灯、观音灯等类型。袁耀模是磐石围花灯制作的第21代传人。他告诉记者,传统磐石围花灯中间挂一小铁锅,锅内烧有木炭,以热能为动力带动灯内转盘,拉动丝线扯动各式吉祥物,上演一出狮子滚球、武松打虎等“小戏”。

  在传承中,花灯技艺不断改进。如今,铁锅换成电机,纸画由色彩更艳丽的油纸代替,其中的民俗魅力和传统技艺则在改进中得到放大。“像圆形灯配有六门六角,分别代表十二个月的祥和气象,其中六门代表月大,六角代表月小,每个正门都插有两朵白花,在客家风俗中意指男丁。”袁耀模说,每年正月这些花灯都会挂上祖屋大厅取好兆头。磐石围花灯畅销河源、龙川一带及兴宁各地。“去年有个100座花灯订单,虽然量大时间短没接,但这也证明传统手工艺品的市场潜力。” 他相信文化创意产品风靡的同时,更能体现传统手工艺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