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示威者冲击总理官邸 坚称要谢里夫下台

02.09.2014  07:59

图片说明:示威者闯入巴基斯坦国家电视台大楼

  【环球时报驻巴基斯坦特派记者 杨迅 候涛】巴基斯坦政局突然紧张,首都伊斯兰堡持续多日的反政府静坐示威这两天已演变成暴力冲突。9月1日,抗议人群闯入国家电视台,随后还冲击总理谢里夫的官邸。谢里夫拒绝下台,政治僵局难解,军方立场备受瞩目。有印度媒体猜测,军方不会出手搭救遭遇两名强悍政敌“围剿”的谢里夫,但也不敢轻易发动政变,避免触怒美国。谢里夫即使安然度过这场危机,在剩余任期内也很可能更加弱势。

  8月31日和9月1日,挥舞着棍棒的抗议者持续在伊斯兰堡同警察激战。警方以催泪弹、橡皮子弹和警棍驱赶,引爆大规模冲突,阻挡示威者的集装箱和众多车辆遭焚烧,伊斯兰堡市内多个地区一片狼藉。这场暴力冲突愈演愈烈,1日中午,持木棍的示威者冲击巴基斯坦国家电视台,造成电视台节目中断,一些记者遭到殴打。示威者闯入国家电视台大楼后,坐在沙发上高举双手欢呼。巴基斯坦武装部队随即赶到现场,将抗议者驱离,并对电视台采取了安保措施。

  同日,一大群抗议者再次冲击巴总理谢里夫的官邸,警方为此发射催泪弹阻止。谢里夫安然无恙,随后还与高级助手举行了紧急会议。目前,伊斯兰堡市内多条重要道路已被封锁,一些店铺也关门歇业,或者被迫迁到别的地方营业。

  面对反对派的步步紧逼,总理谢里夫拒绝下台,准备2日向国民议会(下院)和参议院(上院)发表演说,显示他对于局势的掌控,同时敦促反对派通过对话解决分歧,并承诺请3名大法官组成委员会,彻查大选是否存在舞弊。但反对党正义运动党领袖、前板球明星伊姆兰·汗拒绝谈判,表示“谢里夫下台前不会停止抗议活动,将奋斗到最后一口气”。

  鉴于局势持续恶化,巴陆军参谋长拉希勒8月31日晚在拉瓦尔品第召集军队高级将领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会后发表声明称:“在重申支持民主的同时,军方再度重申,危机应该通过政治手段加以解决——不浪费任何时间,也不诉诸暴力手段。军方仍然致力于确保国家安全,不会辜负国家的期望。

  巴基斯坦独立60多年来,有一半时间国家由军队统治。外界解读巴军方的这份声明称,“一旦情势失控,军方保留‘为挽救民主’干预的空间”。法新社援引巴政府一名高级官员的话称,军方高层有不同观点:巴上一次军事统治在2008年结束,现在不太可能再发生一场政变。路透社则称,在巴基斯坦,权力经常通过军事政变而非选举转手,如果冲突激化,军队必定扮演重要角色。

  不少印度媒体猜测巴军方会不会直接介入。“印度报业托拉斯”分析,巴军方的声明向政治领袖们传达了军方效忠“民主”和“国家”,而非任何特定个人的强烈信息,意味着军方不会出手搭救遭遇两名政敌(正义运动党主席伊姆兰·汗和人民运动党领袖卡德里)“围剿”的谢里夫。《印度时报》1日分析,巴军方快速反应部队第111旅已进入伊斯兰堡。该部队是参与上次政变的核心力量,一些分析家猜测军方可能会再度接管国家。

  印度《每日新闻与分析》表示,谢里夫曾在1999年的军事政变中被推翻,他上台后同军方的关系有些别扭。谢里夫去年出任总理后,致力于削弱军方权力,扩大民选政府的权力,在多项议题上与军方打擂台,包括寻求与死敌印度修补关系,又同意法庭以叛国罪起诉前总统穆沙拉夫,引起军方强烈不满。还有美国媒体评论称,陆军参谋长拉希勒恐怕不会顺应反对派的要求,逼谢里夫下台,以避免触怒美国,影响美国对巴国的军援。但谢里夫即使安然度过这场危机,他在剩余任期内也很可能更加弱势,在外交和安全等关键领域将成为“局外人”, 变成有名无实的“象征性总理”。

  巴基斯坦不少政客反对军方介入。部分官员甚至质疑,其实是军方背后怂恿反对派发起示威,为军方介入制造机会。巴《黎明报》等媒体打圆场称,巴军方目前充当斡旋角色,试图调解抗议者与政府间的矛盾,谢里夫也多次会见陆军参谋长拉希勒,就当前局势进行商讨,以显示政府与军方的团结。巴基斯坦政策分析家苏尔坦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暴力不能解决问题,只会激化矛盾。巴政府采取了克制态度,反对党也应该在诉求方面展现出更大的弹性,尽量通过谈判和对话化解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