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山市出台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工作指引

16.06.2015  18:08
  本报讯为了规范社会力量参与防灾救灾工作,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提高社会抵御灾害风险能力,近日,广东省中山市民政局制定《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工作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建立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工作长效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防灾减灾工作。

  《指引》中所指的社会力量指已在该市民政部门合法登记的社会组织。《指引》从“救灾准备”、“救灾响应”、“灾后救助”等方面为社会组织参与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开展工作的指引,并规定建立信息共享,对接,行动协调,政府购买救灾社会服务,资金设备和人身保障,补偿、表彰或者奖励等六大保障机制,为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全方位保障措施。为加强对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监督,《指引》还设定了监督机制和法律责任。

  据悉,近年来,中山市积极推进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工作。去年,为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形成防灾减灾合力,该市民政局与相关社会组织代表分别签署救灾物资代储备以及物流配送协议,并向4家社会组织颁发了“战略合作伙伴”牌匾。通过与这4家社会组织合作,既大幅提高了救灾物资的储备能力和救灾工作效率,完善了防灾减灾的社会动员能力建设,又可以带动社会组织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实施公益项目,共同参与到社会事务管理中来。

  今年5月,该市又成立首个防灾减灾应急社会组织———中山市铁城防灾减灾应急服务中心。相关政府部门与慈善机构还分别与市铁城防灾减灾应急服务中心等签署了合作协议。今后,该中心将配合以上3家单位宣传普及防灾减灾、防震知识,举办主题宣传活动,参与灾害应急救援、义工服务等。在5月16日举办的防灾减灾宣传日活动中,中山市铁城防灾减灾应急服务中心、市应急志愿服务总队、市防灾减灾志愿者服务队等积极参与、认真筹备,在暴雨下仍不减宣传防灾减灾知识的热情,在活动现场进行应急指挥部搭建、应急医疗区搭建、医疗分流、灾后灾区安置、应急伤员运送、灾害中受困车辆排险等工作演练,向市民宣传防灾减灾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