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与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联合承办2015中国社会学年会分论坛
本站讯 7月10-12日,中国社会学会在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召开2015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及第九届理事会议,会议的主题是“经济新常态下的社会改革与社会治理”,年会以分论坛的形式进行学术交流。
7月11日,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与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在铁道学院世纪楼联合承办了分论坛:“经济发展‘新常态’与东南沿海地区的社会治理”。 参与本次分论坛的专家学者达31人,分别来自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嘉兴行政学院、厦门大学、中共嘉兴市委党校、中山大学等学术研究机构,会议共收录论文26篇。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人口学所副所长左晓斯研究员主持会议,并介绍了本次分论坛的情况。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小敏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李煜研究员分别出席会议并致辞。
在目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的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东部沿海地区是全国人口最集中、经济最发达地区,其社会治理一直是各级政府、社会学界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领域。当前经济结构、城乡布局、人口总量、社区自治等方面出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对东部沿海地区乃至中国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有着重要影响,是各项社会政策必须纳入其中予以充分考虑的关键问题。
与会学者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与东南沿海地区社会治理”的主题下,分别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交流了在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我院副院长刘小敏研究员提出,人民团体是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石。理性定位是:以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为根本职能;以联系群众维护大局为神圣使命;以参公管理桥梁纽带为基本属性。主要路径是:政社分开权责明确实现依法自治;在社会调节居民自治中引领施治;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下协同善治。左晓斯研究员探讨了“治理究竟是什么”这一关键性的理论问题,认为目前的社会治理仍处于创造性失序阶段,最有效的治理需要国家与一系列非国家行动者构建战略合作关系,并从社会吸纳各类额外资源。梁理文研究员以“新常态下的社会治理:挑战与应对”为题,分析了当前社会治理领域面临的诸多挑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刘梦琴研究员等以广州市越秀区为例,介绍了都市核心区社区治理的经验。周仲高研究员比较分析了东南沿海地区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发现东部沿海地区的协调度明显优于南部沿海,江苏和广东两省的人口与经济发展协调度呈现异向变动态势。邓智平副研究员从东南沿河地区流动人口治理创新经验的角度,就“市民权如何获得”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认为理想的公民权利应该包括全国统一的国民待遇和城市特色的市民待遇两个部分。此外,我院社会学与人口学所黄彦瑜助理研究员探讨了关于大数据时代的社会治理创新问题;赵道静助理研究员报告了关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监管和评估机制的研究;吴开泽博士做了关于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研究报告;陆峥助理研究员就社区解构与重塑问题展开了讨论。
上海社会科学院臧得顺副研究员介绍了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理论,并分析了它对我国社会治理的启示,认为治理理论只有在本土化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理想的重塑。薛亚利副研究员以“中国情景下的新型社会风险研究”为题,提出面临多重社会风险叠加影响的当下中国存在两类风险:城镇化风险和网络风险。汤潇副研究员以上海助残社会组织为例,分析了服务性社会组织发展与政府职能转变之间的关系。此外,浙江工业大学吴宝副教授深度剖析了浙江在社会治理领域先行试点的改革实践。嘉兴市行政学院余剑老师以嘉兴为例,探讨了沿海较发达地区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等等。
会议还吸引了来自其他单位的众多研究人员旁听,大家就问题展开了热烈的学术讨论,点评专家对发言人的研究报告提出了很多富有见地的意见与建议。会场气氛严肃而又热烈,大家充分交流了思想,增进了彼此的友谊,获得了有价值的研究启示。短短一天的分论坛会议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顺利闭幕,与会者意犹未尽,纷纷相约2016。
(文/陆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