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社会组织发展扶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审议通过
4月14日,我市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东莞市社会组织发展扶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一步扶持我市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对比原办法,《办法》主要对资金管理机构、资助范围、资助方式等内容作了调整和完善,决策管理更加科学,突出扶优做强功能,提升社会组织发展质量,塑造社会组织服务品牌,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积极作用。
决策管理更加科学
据了解,我市2012年设立东莞市社会组织发展扶持专项资金,截至目前,先后资助84家社会组织开展社会公共服务项目153个,共计资助2623.76万元,撬动社会资金2220.92万元。同时,利用专项资金搭建了东莞市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现东莞市社会组织创新服务基地),培育孵化社会组织44家,调动志愿者4万人次,服务群众80万人次。
为落实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新政策要求,满足社会组织发展需求,市民政局在结合我市社会组织工作实际的基础上,对《东莞市社会组织发展扶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
《办法》将市民政局由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实施的主管部门调整为专项资金的牵头单位,并新增评审委员会,成员包括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工商联等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和起监督作用的人大代表以及政协委员。“职责分工上更加合理,决策和管理更加公平、公正和科学。同时,符合多元共治社会治理新格局的要求。”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社会组织的服务领域包括公益慈善、科技发展、经济生产等涉及生产和生活的各方面,需要多个相关职能部门的参与,共同促进社会组织发展,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
发挥社会组织积极作用
在资助范围方面,《办法》改变了较为单一的扶持方式,将“支持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改为“支持社会组织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及运营”,以提供社会组织创新服务为主,面向全市有服务需求的社会组织提供服务支持,更好地满足我市社会组织发展的实际需求。
规定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社会组织开展服务,包括支持社会组织在加强党的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管理社会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将社区社会组织服务活动单独列出,重点资助关于民生类服务活动,突出社会组织的兜底功能,促进社区、社会和谐发展。
围绕我市作为制造业大市,《办法》提出资助社会组织策划和开展对行业成员实行信用监管、服务企业发展、规范市场秩序、开展行业自律、制定团体标准、维护会员权益、调解贸易纠纷、扩大就业渠道等内容的服务项目,通过项目资助带动和发展服务我市经济产业发展的各类行业协会商会,让社会组织迸发更大活力,促进经济发展。
此外,《办法》还将“对社会组织进行激励”调整为“对社会组织进行激励资助”,包括新增社会组织党组织获得组织部门颁发荣誉的奖励内容,将社会组织及其开展服务获得的奖励进一步具体化,并提升了奖励额度。以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党组织在社会组织发展中的引领作用,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国家、省、市重大决策,发掘我市优秀社会组织,树立榜样。
突出扶优做强功能
《办法》明确了服务经费资助数量、比例和方式,进一步突出扶优做强功能。
其中,对社会组织发挥积极作用的服务项目,采用分段资助的方式进行项目经费补助,对专家评分在80%以上的项目进行资助,最高给予不超过50万元的资助,每年资助项目不超过15个。对于社区社会组织开展的服务活动,给予经专家评分得分率在80%以上的进行资助,最高不超过3万元,每年资助服务活动不超过40个。
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样修改将重点资助项目和民生服务活动相结合,一方面重点资助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类项目,树立品牌,扶持优秀社会组织做大做强;另一方面加强了对民生类服务活动的资助,发挥社区社会组织贴近民生,服务基层的作用。此外,根据专家评分进行分段资助,可以保证资助更加公平合理。
依据历年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实施经验总结,《办法》调整了资金拨付方式,改为签订资助合同不给予启动资金,中期评估合格后给予50%,末期评估合格后给予剩下的50%的资助资金,以进一步强化绩效评估的作用,要求项目实施机构进行自我管理,提升业务水平,符合专项资金扶持社会组织发展的目的,同时,提高了专项资金使用的安全性,降低监管风险。
此外,《办法》还明确了评审流程,强调了资金监管,促进资助实施机构的自身成长,真正发挥扶持发展的作用。
全媒体记者 朱珍珍 周素琼
全媒体编辑 钟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