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扶助草根组织走向正规化

27.08.2014  21:23
去年10月,珠海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正式挂牌。这些社会组织在运营方的专业化管理下,成具有创新性、有发展潜力的社区公益组织。

自从进入社会组织发展中心后,我们不仅有了固定的办公场所,还厘清了很多关于公益方面的问题,更加清晰地看到未来的发展方向,在管理和服务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今年9月即将孵化出壳的草根社会组织萤之光公益服务中心经过一年的孵化,终于可以成为“正规军”了。

记者了解到,去年10月,由市民政局搭建的集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党建示范、社会工作服务于一体的社会组织综合服务平台——珠海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正式挂牌。一年来,共吸纳41家社会组织加入,这些社会组织在运营方恩派的专业化管理下,被培育和孵化成具有创新性、有发展潜力的社区公益组织。

草根组织有了“

随着社会组织登记门槛降低,我市民间社会组织虽然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但是,这些社会组织均存在无固定办公点、无经费等问题。

萤之光公益服务中心于2013年8月正式在民政局注册成立,当时由于没有办公场地,即便想要开展多项活动,也因无固定办公场所、无经费来源等原因无法顺利进行。每次活动之前,中心负责人都要为活动经费和场所疲于奔命,而且活动规模也搞不大。

自从进驻到社会组织发展中心后,这一瓶颈得到一定的突破。

在这里的办公场所免费,不仅如此,我们还免费参加了一系列NGO管理和发展的培训,通过培训,我们现在越来越专业了。”萤之光公益服务中心负责人异常欣喜地告诉记者,“今年9月,我们将成为珠海市首批‘出壳’的社会组织之一。

明确组织业务方向

许多社会组织负责人在成立机构之初均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想要为社会做些事情,但是,成立后如何规范运作,很多社会组织负责人仍然无法找到方向。”恩派负责人向记者坦言,“通过恩派工作人员专业的培训,进驻基地的社会组织如今都找到方向,对未来也更有信心!

德能公益社会中心成立不久,该中心负责人当时成立的初衷是救助流浪乞讨人员,主要是在精神上给这类群体送去关爱。成立后才发现这一项目实行起来难度很大。进驻基地后,通过培训和去港澳等地学习,恩派工作人员为中心重新制定了与环保有关的项目,比如说:提倡旧书循环使用等等。

这名负责人告诉记者:“成立之初对于如何运作可以用‘眼前一抹黑’来形容,经过培训,我重新找到了方向。环保项目让孩子学会资源利用,学会保护地球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这也使我明白:真正服务社会不要追求‘大而全’,而要追求‘小而美’。

资源渠道多元化

经费来源是许多社会组织面临的主要瓶颈。为了扶持社会组织发展,我市近年来采取了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但是这些费用毕竟有限,如果要将项目做大做强,还需各个社会组织自寻出路。

记者了解到,这一问题对于进驻基地的社会组织来讲,如今已逐步解决。珠海海川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是一家服务异地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公益性社会组织,成立至今,开展了许多暖人心的活动。开展活动就需要经费,但靠政府购买服务那点经费远远不够做大。进驻基地通过培训,中心负责人学会了如何利用社会资源募集资金,同时联合其他企业共同开展活动,比如近期将与农科所共同举办一次中秋活动,农科所作为活动协办方,免所有门票。

这名负责人告诉记者,进驻基地的最大收获是:社会组织想要做大做强,可以期望政府支持,但不可以完全依赖,还是需要懂得如何利用社会力量来支持。

记者了解到,通过恩派工作人员的培训,进驻基地的社会组织已通过社会力量募集经费470多万元,从根本上解决“经费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