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整合集约社区管理力量 激活社会建设主体 推动社会“末梢”善治

25.08.2014  20:29
  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宝安区经济体量大,产业规模强,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全区外来人口密集且严重倒挂,社会结构多元复杂。种种因素结合之下,社会建设所直面的任务挑战空前。
      来了就是宝安人,宝安在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注重挖掘不同群众与群体在社会建设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责任感,让每个人都成为社会建设的主体,有效促成了政府组织、市场组织、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齐抓共管与互补互助,在改善民生与创新管理中取得了成绩与经验。
      今年4月,新安街道被中国社会工作协会授予“社区社会建设自主创新百花奖金奖”荣誉称号,是全国15个获奖单位之一;6月,宝民社区荣获中国社区发展协会首届“社区发展创新奖”,是全国10个获奖单位之一。
      ●撰文 方晓达
      居民自治
      培养社会建设一线的“主人翁
      在推动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宝安区各级部门顺时而谋,因势利导,让每一位宝安人都成为社会建设的“主人翁”。
      西乡马鞍山小区16号居民楼前,一位买菜归来的阿姨用门禁卡刷开了大门,小区门禁监控室的屏幕马上截取了她的视频头像,同时根据门禁卡信息显示出她的身份记录。监控室的一位保卫人员告诉笔者:“我们的保卫人员大多是小区的住户,自己人管理最放心。自从使用了这个门禁系统,小区从2010年开始到现在,实现了重大刑事案零发案。
      时间回溯10年,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人口6584人的马鞍山小区又是另外一个样子,外来人口密集,自建业(房)主非原住居民。在自建业(房)主自行组建物业管理处实行自治管理前,马鞍山小区与其它的城中村一样,没有管理处,存在治安环境差、环境卫生堪忧、盗窃案件时有发生,出租率低、租金不高等问题,小区管理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
      自2005年起,西乡街道按照“建设幸福深圳”“物业管理进小区”等政策指引,在马鞍山小区试点由该小区业(房)主自行组建物业管理公司,进而成立“小区事务协会”及“小区邻里互助协会”, 不断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创新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基层自治新模式。
      人心齐了。为了构建居民自治的框架,马鞍山小区109名业(房)用无记名投票方式,一人一票直接选举出9名“自己人”担任管理处工作人员。在此基础上,由选出的物业机构自聘清洁工、外包保安业务,对小区实行全天24小时防护、清洁、物业管理等工作。
      规范有了。通过业(房)主自身努力,小区严格依章办事,规范管理,切实解决乱倒垃圾、乱贴广告、乱建房屋、乱停车辆、乱设摊点等脏乱差问题,治安状况、环境卫生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改善,各种刑事案件零发生,治安案件发生率下降了30%以上,出租屋租金价格上涨超过30%,群众满意度大幅提高,实现零投诉。
      近年来,马鞍山小区先后被评为“西乡街道诚信出租屋示范小区”“西乡街道租赁示范小区”“市安全文明小区”。
      企业参治
      壮大社会建设的“合伙人
      在社会建设的大盘棋中,宝安区政府组织善于挖掘市场组织的能量,使之成为社会建设的“合伙人”。
      总占地面积66万平方米的石岩黄峰岭工业区辖有艾美特、银宝山新、奇力田等25家大小企业、21000多名员工。从2003年起,随着企业和员工数量不断增多,辖区治安形势持续恶化,恶性刑事案件频发,一度严重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经营发展。
      宝安区委、区政府将破题思路放在企业的身上,企业是辖区平安的受益者,也应该是辖区平安的责任人。2004年起,经过宝安公安分局和石岩街道组织协调,由艾美特公司牵头园区企业成立黄峰岭工业区治安理事会,推动了企业自治管理服务的先行先试。
      理事会成立后,艾美特公司、银宝山新、奇力田、源进、三鑫等企业积极响应,治安理事会按照“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根据企业规模、人数、占用面积等情况,向工业区各会员单位筹措经费,实行资金自筹、专款专用,资金运作流程透明可控,有效节约企业安保成本。艾美特和银宝山新每年分别拨出12000元和10000元作为治安防控奖励基金,按照“一案一奖,有案必奖”的原则,对积极帮助他人、协助打击违法犯罪的人员给予200—500元不等的一次性奖励,激发治安队员的工作热情。
      治安理事会通过整合街道、派出所和工业区各企业资源,全面统筹工业区内治安巡逻工作,一改过去工业区内企业各自为政的局面,形成治安状况齐抓共管的格局。整合防控力量。整合各工厂保安、物管员等分散力量,成立黄峰岭工业区巡防大队,统一负责辖区治安,各个公司不再单独聘请治安员。同时优化设置工业区巡防力量,设置3个治安岗亭、5个站岗亭、65个电子监控探头。资金运作流程透明可控,有效降低了企业安保成本。
      治安理事会成立以来,共协助破获抢劫案件10宗、盗窃案件68宗、诈骗案件22宗、敲诈勒索案件45宗;协助处理治安案件520宗、交通事故369起。随着治安和卫生环境状况的大大好转,工业园区内自建房单间月租金比周边相同面积的出租屋高出50—100元,真正实现了“员工安居乐业、企业健康发展”的双赢格局。
      多元共治
      搭建平台开源多处“活水
      在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整合不同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均的力量与效能,从而达臻“一加一大于二”的社会善治效果?
      宝安桃源居社区通过多年的试水探路,走出了一条多元共治的社会管理新模式。“桃源社区模式”主要是在宝安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培育社区资本和社区公益资产,建立社区公益组织,使政府的公共服务、企业的市场服务、社会组织的社会服务三者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社区党委、社区工作站、社区公益中心、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共建共享机制”。
      2012年,桃源居集团与社区公益中心共同发起了桃源社区发展基金会,目前已有资本3000万元,成为社区公益组织的源头活水与输血者,该组织成立以来,向桃源居社区各大公益组织“输血”,成功开展了社区居家养老、妇女素质教育、儿童教育、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志愿者服务方面等公益项目,大力推动了社区公益组织的发展,提升了社区公共服务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桃源社区模式”建立了一套“自下而上”的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它通过“社区基金会——社区公益中心——社区社会组织体系”构建起来,其鲜明的特征是社区治理在很大程度上由社区公益服务来实现的,寓治理于服务之中。
      而新安街道宝民社区则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航作用,建立“党组织为核心、自治组织为主体、政府支持和社会爱心捐助为支撑、社区服务中心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补充、公众参与为路径”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实现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帮扶和自我矛盾纠纷化解。
      以“业缘、地缘、志缘、趣缘”为凝聚点,宝民社区成立19家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服务对象涵括社区企业和不同籍贯、职业、身份与年龄的辖区居民,部分分担乃至承接了基层政府的社会经济、就业创业、民政帮扶、人口管理、文化宣传等职能。
      针对社区企业多、劳务工多、遇上困难求助无门的情况,宝民社区成立来深建设者服务中心,积极为来深建设者搭建自我矛盾纠纷化解平台。三年来,来深建设者服务中心先后调解社区劳动争议纠纷45起涉及185人次,调解资金近150万元,“有需要找中心”成了大家的口头禅。
      宝民社区先后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国家级荣誉3项、“广东省文明示范社区”等省级荣誉12项。
      一场管理格局创新推动的善治之路
      观察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提出,要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厘清和理顺政府与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成了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方向。
      宝安区在社会建设中推动的创新管理正是顺应了这一时代的潮流。过去,政府在社会建设中担当了“大管家”的全能角色,无处不在,无所不包。但是,囿于基层的多样性以及公权资源的局限性,“大管家”的“大包大揽”并没有能达到无微不至、面面俱到的管治效果。
      激活社会建设主体,让市场组织、社会组织乃至群众个人成为社会建设的中流砥柱。宝安通过推动社会管理格局创新,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建设效果。事实证明,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中,不但能够管得好、管得细、管得精,而且能够释放政府捆绑于基层的公权资源,让“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格局赫然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