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艺术馆为优雅而生

23.10.2015  10:38

广州观察

社区有了艺术馆,可赏画,可挥毫!荔湾区东漖街岭南墨缘艺术馆日前正式开馆,该艺术馆倾力打造集社区文化建设、艺术交流、作品鉴赏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平台。

笔者将“社区艺术馆”键入百度,试寻同类,发现社区艺术馆凤毛麟角,这并不出奇,对于一个仍在城市化进程中疾驰的社会来说,“社区”是一个半新不旧的词,遑论“社区艺术馆”?我们更熟稔的是“小区”——一个缺乏温情与温度的空间名词。

当城市搭上城市化快车,地产商完成了他们的使命,留下一个个崭新的、靓丽的小区。熟人社会不复存在,城市社会关系还没建立起来,我们只能从空间到心灵,将自己关起来,锁在一个狭窄空间。

如果说,小区是我们身体安放之处,那么,社区便是这样一个实体与虚拟兼而有之的空间——在这里,除了得到一定程度的公共服务,满足一部分人际交往需要,还让精神得以慰藉、心灵得以解放、品味得以提升,满足人类这一群居动物形而上的需求。在城市化水平高、社区文化成熟的国家,社会像个大社会,社区就是一个小社会,无论是普罗大众还是社会精英,都不可能脱离社区生活。

与社区图书馆、社区娱乐中心、社区幼儿活动中心等相比,近乎“阳春白雪”的社区艺术馆更是一种文化竞演、艺术惠民的产物。通过“高大上”的艺术活动,提升社区居民的艺术鉴赏水平和艺术素养,社区艺术馆也成为居民接受艺术再教育之处。如能将社区居民所藏艺术品进行展览、分享,更能体现协同、分享、平等、互助的社区精神。搞得好的话,社区艺术馆就是一座沟通物质与精神、艺术与生活、艺术家与社区居民的桥梁。

国外有专家认为,最好的艺术馆应在社区。对艺术工作者来说,社区艺术馆也是一个让艺术贴近地面、走进公众生活、接受社会检阅的最佳场所之一。公共财政投建的大型艺术馆固然需要,它是一座城市的“门面”,但是,人呢?艺术家在哪儿,观众在哪儿?艺术家不能坐等观众,走进社区就能触摸到更多观众。

笔者参加过不少文化部门办的艺术展,除了开幕当天请来嘉宾与观众热闹一下,平日里门可罗雀,参观者寥寥,实在是一种文化资源的浪费。艺术走进社区,并在不同社区艺术馆间切换,人气自然就上来了。此外,对那些难入大型艺术馆法眼的草根艺术家来说,社区艺术馆门槛低,更容易进,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笔者不久前参观过一间私人艺术馆,展品为其搜集的旧物件,散发着浓浓的民俗风情,让老年观众怀旧,让年轻观众好奇,让人流连。

社区文化愈行愈近,希望社区艺术馆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标配。

(连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