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困惑或许可找社工 顺德社工服务已覆盖10个领域

24.03.2016  22:17

      在政府扶持推动下,社会工作行业从无到有,快速成长。2010年,顺德区建立现代社会工作制度开始拉开序幕;2011年,顺德区积极探索社会工作制度体系、社工服务模式、社会工作发展模式等路径,区政府还先后出台了支持社会工作发展的“1+6”配套文件;同年,社工专业在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区社工协会也正式成立。

      2012年,区各镇(街道)全部建成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实现社会服务全覆盖;2013年,顺德区通过举办各类人才培训加强社会工作人才建设,不断提高社会服务专业化水平;2014年,出台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指引和社会服务标准,逐步形成社会服务评估体系。

      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区持证社工人数达1992人,其中社工员111名,助理社工师1583人,中级社工师298人;全区社工服务机构达到26家,专职从业社工达600余人,现有社工工作站点或综合服务中心共137个,覆盖绝大部分的村居社区,广泛进入青少年、长者、残疾康复、妇女、职工、司法、家庭、义工、医务社工、社区10个领域。

      顺德社会工作者协会会长凌远清也提到,由于社工在顺德才起步几年,没有现成模式可学,本土化、专业化仍需要一个不断提升过程。社会对社工的认识还需进一步加深,让市民在碰到问题时能主动寻找相应的社工服务,政府及各界对社工服务的关注及投入力度仍有提升空间。

      温馨提示:本周六,大良顺峰山公园将举行大型社工日宣传活动,市民可前往了解。

      十大社工服务领域

      残障康复领域

      2012年,针对顺德区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缺乏尊重、缺乏社交技巧、缺乏自我实现的机会等问题,驻院社工通过建立多方合作的服务团队,为孤残儿童提供服务,开展“新家庭发展计划”“暑假义导空间计划”“快乐出行计划”等特色服务。

      由顺德区星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接的“阳光伙伴”助残义工项目,自2013年推行。项目主要发展助残义工队伍,提升助残服务能力,促进义工队伍对残疾人群体的接纳。助残义工服务已延伸至社区残疾人服务单位,同时,在各残疾人服务单位中建立了7支稳定的义工服务结对队伍。

      2014年11月开展的顺德区残疾人居家康复服务项目,由顺德区威权康复服务中心承接,为顺德区内重度肢体残疾人士以及未达到法定就业年龄的残疾人士,提供康复治疗服务、社工服务以及护理服务。目前,该项服务已经覆盖全区10个镇街。

      妇女儿童领域

      面向辖区特殊家庭及妇女儿童,区妇联启动了第二届3861公益创投大赛,投入超80万元的社会创新专项资金支持妇女儿童公益项目。

      在镇街,依托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妇女之家、儿童友好社区等阵地开展社工活动。反家暴工作一直是区镇(街)两级妇联维权工作的重点,以容桂为例,2011年,容桂妇联与鹏星社工机构推动成立爱家园·家庭暴力防护中心,成为顺德首家社工介入反家暴工作的机构,提供接访、疏导、咨询、宣传、化解家庭暴力等服务,帮助受虐者走出困境,协助受困人群重建美好生活。

      2014年,容桂妇联与鹏星社工机构共同策划的“爱家园站——关爱妇女儿童行动”致力于为深受家庭暴力影响的受害人(妇女和儿童)提供短期住宿服务、跟进辅导、转介等全面一站式危机介入及支援服务。

      青少年领域

      从2013年起,顺德各级团组织和青年社会组织每年共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累计金额近1000万元,有效扩大了青少年服务的多样性和覆盖面,增强了共青团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镇(街道)团委扎根社区打造服务青年的新型阵地——青年坊,孵化培育社区青年社会组织,推动镇、街道财政投入资金建成青年坊11个及用于青年坊社工人员和活动开展。

  创艺坊自2013年2月成立,迄今在顺德运作已三年,引入启创社工以艺术手法介入青少年服务,在顺德实属先锋的尝试。创艺坊鼓励青少年学习艺术技能,尤其关注低收入家庭的青少年及异地务工者子女,发挥自身的艺术才华。以家综平台为基础,服务也辐射到辖区青年。

      通过青年坊、创艺坊、家综三大服务平台,社工发掘青少年优势及长处,发挥青少年的社区参与的积极性,提升青少年的自我实现价值。

      养老领域

      2010年利用市福彩公益金的资助在容桂冯派普敬老院开展过社工服务试点。2012年下半年起,在区颐养院逐步试行引入社工服务,2013年底,在全区其余14家敬老院全面推进开展社工服务,并在区级福利彩票公益金给予每个养老院舍一次性10万元的社工工作设施配套资助和每年6万元的专职社工岗位的经费补助。此外,区社工委在2014年安排80万元专项资金,在区部分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长者综合服务中心购买社工服务。

      除了入驻敬老院社工项目,在本土化社工社区养老项目方面,各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以“基础护理服务+康复理疗服务+社工服务”的服务体系。在大门社区,去年顺心社工在区社会创新基金扶持下开展众善乐融项目,为大门的长者中午提供免费素食,汇聚社区年轻长者组建志愿者队伍,为社区年老长者(孤寡、贫疾、行动不便无人照顾的长者)提供帮扶。

      司法矫正领域

      为进一步提高特殊群体(具体指社区服刑人员、刑释解矫人员、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矫治效果,弥补基层司法工作队伍心理矫治专业性不强等问题,区司法局从2014年3月份开始启动社工参与特定人群工作项目,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引入社会专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工作,将区级社区矫正职能中的教育矫正、心理矫治职能前移到镇街开展,社会专业力量负责开展社区矫正非执法类辅助性工作,促进社工机构的专业服务与司法所的日常监管有机结合。

      目前,已在勒流、杏坛、龙江、均安开展社区矫正购买服务项目试点。社矫工作首要任务是使社矫对象在矫正期间服从管理,不出现脱管、漏管、重新犯罪。4个试点镇街购买社工服务后,专业的服务较好缓解了服务对象的心理压力,增强了他们的法制观念及社会适应能力,辖区内的社矫对象无一出现重新犯罪,已有接近300名社区服刑人员按期解矫,顺利回归社会。

      危机介入领域

      根据国家关于加强灾害社会工作服务及其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积极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防灾减灾和灾后生活救助中的专业作用,有效减少自然灾害给灾区群众带来的物质损失和精神痛苦,在区民政人社局的支持下,顺德危机干预社会工作正稳步有序地开展。

      在顺德的多次危机事件中,都有社工提供危机介入服务。顺德的社会工作者正在危机介入服务中,积极探索前行。去年,顺德加强危机服务队伍人才培训,提升人才专业素养。去年3月22日,在社工日启动仪式上,顺德区危机处理社工服务队的正式成立,由身体素质、富实务经验的32人组成,并且配备了4名专业顾问,为应对突发危机而开展心理抚慰、危机干预等专业服务。

      正在广泛征询意见的《顺德区灾害社会工作服务应急预案(征求意见稿)》正式出台后,将为顺德区灾害社会工作服务的开展提供文件指引。

      信访领域

      2015年,区信访局首次探索引入“专业社工+心理咨询师”参与信访工作,通过第三方积极参与信访突出问题和重大疑难信访积案协调化解。项目由广州市心灵之旅心理研究与发展中心承接,并于2015年11月23日正式进驻顺德区信访局开展工作。

      本项目以信访人实际需求为导向,结合其信访诉求,由社工人员和心理咨询师以第三方身份参与群众接访、疏导、化解工作,为其提供情绪安抚、诉求梳理、法律咨询、政策资源援助等服务,引导信访人依法表达自身诉求。同时,运用政府资源以及社工专业理念和手法,针对信访人需求开展个案工作,协助信访人分析及解决问题。

      经初步探索,形成“1+1+10+N”的信访社会工作运行机制(“顺德信访局+信访社工+顺德区10个镇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各镇街社会服务机构+各镇街社会公益组织+各镇街义工队伍”),连接资源解决信访人的问题并把重访老访人员引入社会生活的正常轨道。

      学校领域

      顺德社工进学校启动于2014年,“社工驻校”在4所学校试点推开。2015年,政府加大对“社工驻校”的支持力度,区级财政安排145万元,镇街实施资金配套,实现高中阶段学校“社工驻校”全覆盖,32所初中和小学引入“社工进校”。

      驻校社工关注个体,以个案跟进帮扶为抓手,协调、化解家校矛盾。同时充分利用社会组织资源,开展针对性的社工活动。社工与教师有机结合,利用专业优势和第三方身份,注重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素质提升,成为家校合作的润滑剂和强化剂。

      驻校社工项目实施后,突破德育常规格局,拓展德育内容,如:专业性有效解决特殊个案学生教育转化问题。

      利用假期,部分镇街也在社区开展了社区教育学校项目。2015年,陈村便在赤花社区开展了夏令营活动,以科学、艺术、亲子、情感、社会等主题教育形式,开发孩子们的多元智能。

      医务领域

      自2014年起,顺德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以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引入社工进驻医院,以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作为第一间试点医院开展医务社工工作。而2015年,区伍仲珮纪念医院以及乐从医院也先后引入专业社工服务。

      在顺德第一人民医院,社工站服务病人及家属,通过建设病友会等,协助他们解决因疾病所引致的情绪及生活问题,并与科室医护人员合作,强化病人与医护人员之间的联结,建立义工站,为医院内的病人提供支援。

      2015年8月,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社工站正式启用,分别以精神一科、精神二科作为试点科室开展探访服务、咨询服务、心理压力疏导服务、关怀服务等。

      在乐从医院,去年5月启动了“社义伴你·医路同行”医务社工项目,社工站主要以“医路同行”患者服务计划、“守护天使”医务人员关怀计划、“乐仁”义工队伍发展及管理三部分服务为主。

      异地务工领域

      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发挥工会枢纽作用,近年,区总工会推动全区镇(街道)、工业园区和规模企业普遍建立职工服务中心(站、点),构建“机构健全、上下联动、运转灵活、服务到位”的职工服务网络。

      目前全区建成8个镇街综合性职工服务中心、12个工业园(村居)职工服务站和39个企业职工服务点。社工以专业凝聚职工、以特色吸引职工,不仅受到职工的欢迎,也得到企业和社会的认可。

      从2012年起,顺德工会开始社会化执行异地务工人员融城项目——顺德一家人。该项目的服务宗旨是通过系列关爱服务活动,促进异地务工人员认识顺德、认同顺德、融入顺德。区总工会以购买服务形式,对符合条件的工伤员工进行工伤探视,从受伤后、治疗期、医疗终结、休养期进行跟踪探视关怀,为员工提供情感关怀、心理治疗、慰问解困、法律服务、安全知识再教育、联系再就业六位一体的社会服务,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和职工队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