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开展一门式改革镇街巡检,三大试点成效初显

17.07.2017  17:43

全省率先推出自然人业务容缓预审、打造网上窗口实现群众办事“零跑腿”、推出“e表通”系统实现一表智能填报、为村(居)和街道部门减负……7月14日,禅城区开展一门式改革2017年上半年巡检的第二场活动,对南庄镇、石湾街道、祖庙街道展开现场巡查,检查一门式改革创新举措的最新进展。当天的巡检小组由禅城区委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陈国锐、区行政服务中心主任丘少锋,以及各镇街道行政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组成。

在活动中,巡检小组首先到达南庄镇行政服务中心,了解中心在推进信任审批的最新尝试。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信任审批降低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受理“门槛”,缩短了审批时间。目前信任审批正与“智信禅城IMI”身份认证平台进行对接,未来将为市民提供更丰富的服务。

6月中旬,禅城区举办智信城市与区块链创新应用(禅城)发布会,正式上线“智信禅城IMI”身份认证平台。该平台涵盖“我是我”IMI身份认证平台、“我的数据我做主”的个人空间和“自信+他信”的新型信用评价体系三大部分。它的兴起,为禅城区政务服务改革提供了另一条重要的探索途径。

巡检小组到达的第二站——石湾街道行政服务中心同样结合“智信禅城IMI”平台,打造网上窗口,探索“零跑腿”服务,降低市民办事成本。

石湾街道行政服务中心主任叶志强介绍,该中心以首批17项行政服务事项作为试点,正在探索不见面审批。“市民只需要拿起手机登录IMI平台进行身份认证,或进行网上面对面实时认证,确认身份后就可在网上办理相关业务,不需要再跑到大厅办理。”目前网上窗口正在测试阶段,预计在9月1日正式开通。

巡检活动的最后一站来到了祖庙街道行政服务中心,该中心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e表通”系统的操作过程。据介绍,新模式下,部门可以更高效对报表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精准地做出相关预案,将微服务精细化,从而更好地服务市民。

今年禅城区一门式改革的发展路径就是做好减法,提高办事人员的办事效率,缩短市民的办事时间。这同时也是一场后台革命,如‘e表通’就是为办事人员工作减负,让其有更多时间服务市民。”陈国锐说。

南庄

全省率先试点

自然人业务信任审批

年内将再纳入22项业务26项材料

依托自然人库信用建设的成果,借鉴法人事项容缺受理的经验,禅城区今年在自然人事项中主动探索容缺预审机制,并在全省率先推出自然人业务容缓预审,目标实现信任审批,打通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最后一公里,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人性化的政务服务。

接下来,南庄镇还将承担更多与自然人相关的信任审批事项,预计年内将有22项业务26项材料被纳入该事项当中。“目前信任审批正与‘智信禅城IMI’身份认证平台进行对接,未来将为市民提供更丰富的服务。”南庄镇行政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

信用等级B级或以上给予信用VIP服务

以往,申请事项材料不全,需要等到补齐材料后才能收件并流转到审批部门,但信任审批运行后,窗口人员只需要通过申请人的身份证读取其信用等级,确认申请人的信用等级在B级或B级以上,且所缺的材料刚好是信任审批的内容时,就可以为申请人提供信用VIP服务。

也就是说,事项主要的申报材料符合法定条件,次要申报材料有欠缺的,审批部门可以先出结果物,申请人只需要在领取结果物时一次性提交所缺资料,就可以领取结果物。这一建立在“信任在先,审批在后”原则下的信任审批新模式,正在南庄镇试点运行。

我们在一门式政务服务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化手段,以一门式综合平台为载体,依托自然人信息库,创新自然人一门式业务审批流程,探索建立容缓、容缺预审的信任审批新模式。”南庄镇行政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

其中,容缓预审指申请人申办事项时,可按规定提交复杂的核心申报材料,由行政服务中心先予以收件,并以此次收件开始计算办理时限,待申请人按要求及时补齐欠缺的申请材料并通过审查后,在办理时限内制作和发放结果物。

容缺预审指申请人申办事项时,在符合信用等级的情况下,可按规定提交主要申报材料,由行政服务中心先予以收件,业务主管部门根据申请人已交的主要材料进行预审,预审通过的制作结果物,待申请人在领取结果物时一次性补齐欠缺的次要材料时,行政服务中心按业务流程予以发放结果物。

5月运行以来已审批业务量达598宗

通过前期对自然人一门式事项的调研论证,目前禅城区已梳理出人社、国土、民政、残联、卫计等部门首批一门式信任审批共47个事项74份材料,并固化配置到一门式综合服务平台中,将分阶段在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行政服务中心运行,逐步实现全区推广。自5月测试运行以来,信用审批涉及的事项业务量共有598宗。

这种‘先信任,后审批’的模式,进一步减少了群众来回奔波,推动了社会的诚信建设。”南庄镇行政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信任审批一方面降低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受理“门槛”,有效优化了审批流程,缩短了审批时间,倒逼后台改革,提高办事效率,释放了更多精力实现配套的人性化,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事。

另一方面,信任审批以行政服务为抓手,有利于更好打造“信用禅城”,倡导诚信社会,形成区域范围内的示范、带动、辐射效应。

接下来,禅城区行政服务中心还会推出更多与自然人相关的事项,预计年内将再有22项业务26项材料被纳入该事项当中。“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信任审批还将应用到法人事项中。”南庄镇行政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信任审批正与“智信禅城IMI”身份认证平台进行对接,未来将为市民提供更丰富的服务。

石湾

试点网上办事窗口建设

20项事项将实现“零跑腿”服务

以后,市民办事不必出门,只需要通过电脑或手机终端,按照程序上传有关资料,即可完成。今年以来,禅城区石湾街道行政服务中心试点开展网上办事窗口建设,探索“零跑腿”服务,降低市民办事成本,打造服务型政府。

目前第一批网上窗口改革的事项涉及8个业务部门的17个事项。预计今年8月上旬可以推出约5到8个事项,今年9月1日将推出20个事项网上办理。

三种办事和取件模式供市民选择

结合禅城现有的网上一门式办事基础,石湾街道行政服务中心专门组织了业务骨干,对280多项事项进行梳理,最终整理出第一批网上窗口改革事项。

首批网上窗口改革事项共有17项,包括居住登记网上办事流程、个人参保证明、租赁合同备案、就业失业登记证、求职登记等,涉及综治维稳办公室、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等8个业务部门。

这些都是业务量比较大的服务事项,如果能实现网上办,不仅使得市民办事更便捷,降低办事成本,提高满意度,还能提高部门办事效率,加快审批速度,优化审批事项,进一步推进禅城区一门式一网式建设,实现简政放权,打造服务型政府。”石湾街道行政服务中心主任叶志强说。

据介绍,当网上窗口建设完成后,市民只需要通过网站、微信等端口登录注册,完成身份认证后,就可以在网上填表,拍摄上传相关资料,无需亲自跑到行政服务中心提交。之后工作人员将在后台进行审核办理,并通过网上反馈办事结果。

目前,网上办事系统共有三种办事模式,包括专线系统跳转、一门式后台审批以及网上申请后台中转。之所以设置这三种模式,是因为工作人员在实际的操作当中发现,有些部门的网上办事系统已经相当成熟了,有些事项是即办件可以由一门式工作人员直接审批,有些事项需要后台流转。

以专项跳转方式为例,市民在网端完成身份认证后,在选择事项时直接勾选“社保办事”。随后系统将跳转到禅城区社保APP上,市民即可在APP上直接办理相关业务。

此外,网上窗口还为市民提供了三种取件方式,包括自助设备取件、选择O2O送件或取得审批结果二维码后自行打印。

结果物从一张纸变成一组二维码

要实现网上办事,关键在于解决身份认证问题。“目前禅城区已经引入‘智信禅城IMI’身份认证平台,但首次依然要到行政服务中心进行认证。我们正计划引入视频对话技术取代这一跑腿过程。”叶志强介绍,视频对话技术可以实现业务人员像面对面办事一样,核对办事人的样貌、材料和身份证明等,真正实现网上面对面身份认证。

要实现‘零跑腿’服务,技术已不再是难点,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使得各个业务部门承认网上办事所产生的电子结果物。”叶志强说。

举例来说,计生审核、公租房申请、户口迁移等常见业务往往涉及多个业务部门。在试点网上窗口办事过程中,市民通过身份验证,电子材料在后台进行信息比对,确认无误后就可在线加盖电子公章。随后审批结果将通过二维码的形式发送到申请人的手机上。

以往的结果物是实体的一张纸加盖公章,未来的结果物将是一个隐藏PDF文件的二维码。”叶志强说,电子结果物关联了后台审批结果,市民可以选择扫描二维码,将其中的信息打印出来,也可以选择“一张纸+公章”的传统物理结果物。“如何让各业务部门承认二维码的真实性和权威性,我们仍在探索当中。

禅城区行政服务中心主任丘少锋表示,石湾根据国家对政府服务的要求,正在逐步推进“一号一窗一网”办事。“结果物电子化,在政府内部需要经历一个认可的过程,禅城正在不断探索新鲜事物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

祖庙

依托大数据开发“e表通”系统

村居基层数据实现一表填报

以往基层一线工作人员每天都需要完成大量重复的表格填写工作,不仅工作量大,且准确性稳定性较难保证。为了帮助工作人员轻松完成表格填写,提高工作效率,今年祖庙街道行政服务中心借助“大数据·微服务”平台,开发了“e表通”系统。

该系统不仅能精准地帮助村居工作人员完成日常需要填报的报表,使其少跑部门,实现工作减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让部门更高效地对报表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精准地做出相关预案,将微服务精细化,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群众。

减少填表提高工作效率

依托于“一门式”改革所沉淀的数据,祖庙已建立了“大数据·微服务”平台。在民生服务领域,该平台推出了帮助社区科学决策的祖庙“一张图”,以及社区通告、政策匹配等服务,并建立了“家庭树”服务。

在去年创新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团队开始思考,这个平台除了能方便群众和政府决策者之外,能否为基层一线工作人员也带来好处。”祖庙街道行政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为此,团队开始着手“大数据·微服务”的基层服务功能,即通过开发“e表通”系统实现一表智能填报,希望帮助工作人员减少繁琐重复的表格填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该负责人表示,“e表通”也能让部门更高效地对报表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精准地做出相关预案,将微服务精细化,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群众。

另一方面,祖庙“e表通”作为大数据收集的另一来源,它将结合现有数据,为新上线的民生服务平台——祖庙街道微服务平台做数据支撑,促使平台更精准地推送服务到每位居民身上,从而让政府对群众的关怀落到实处。

禅城区委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陈国锐表示,“e表通”实际上是在一门式改革深化的过程中继续做减法,目的在于提高村居一线的办事效率,缩短办事时间。

填表同时实现数据实时采集和更新

祖庙街道行政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开发“e表通”系统,中心团队走访了辖区内的13个村居,梳理了涉及户籍、计生、劳动、就业、消防等内容,共200多张表格的数据,发现来自村居基层的数据种类丰富,具有较大的数据价值,而多个表格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数据项互有交叉,存在大量的重复填报。

各类台账表格孤立存在,缺乏系统支撑,村居一级需要邮件、OA或纸质版盖章逐个提交,街道部门则需要对上交的表格重新汇总统计。”该负责人介绍。

在此基础上,祖庙街道对“e表通”系统进行设计。首先,为实现表格的分类应用和统一管理,各部门根据工作线建立分类表格,并按照现有的标准表格制定表头表尾、新建数据字段完成表格的初始化工作。

在登录系统后,村居工作人员可对表格进行填写、审核、电子签章、提交,并全程通过电子流转的方式,提交到业务部门,随后实现自动汇总和统计。此外,系统可根据月报、季度报表或年报的时间属性设置工作提醒,保证工作的顺利落实。

在“自然人库”“法人库”“企业库”等大数据的支撑下,“e表通”可利用系统的筛选功能进行历史数据的智能填充。对系统已有的数据,工作人员只需进行补充和核对,不需要重复录入。对于补充、修改的数据,系统会在表格确认提交后,直接更新到数据库中。这样,工作人员完成报表工作的同时,也实现了数据的实时采集更新。

据介绍,“e表通”系统还可以实现数据版本追溯和权限划分功能。版本可细分为表格版本和数据版本,其中表格版本是系统保留过往所提交的表格以供存档、查看和调用,而数据版本是某些具有轨迹属性的数据字段,例如“联系方式”“居住地”“申请时间”等。过程中,数据库不会直接覆盖而是会保留变更记录,可实现轨迹的追溯。

此外,权限划分则主要体现在业务内容和属地划分两方面,部门只能调用和查询业务范围以内的表格数据,村居则只能统计属地范围中的人财物信息。

统筹:张培发

撰文:高绮桦 梁志毅 谭书君 徐琨

编辑: 王虹丹
汕头市行政服务中心启用公安局综合大厅
破题“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 便民利公安厅
汕头公安一门式综合服务大厅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启用
80项涉警业务一站式服务 记者从“平安汕头”公安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