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着力打造“放管服”改革标杆区

31.08.2017  12:07

  坐落于福田锦峰大厦的深圳社会组织总部基地(福田)总面积达3500平方米,2014年5月正式启动运营,目前已吸引35家社会组织入驻,成功培育孵化了深圳蓝天救援队等一批极具影响力的组织,并推动政府职能部门与社会力量合作项目200多个。

  在这里,福田区政府第一时间发布包括政府职能转移、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社会建设专项资金申请等各种相关信息,构建完善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的供需对接机制。比如,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2015年底建成开园后,没有走“自包自管”的老路,而是委托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进行管理,进而成为全国首家由政府委托社会组织管理的市政公园。政府购买服务“只养事不养人”的理念得以体现,社会组织在环保科普方面的专业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近年来,在过去转变政府职能改革的基础上,福田区选取了“放管服”作为改革主攻方向,集中力量、统筹推进,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为企业“松绑”、为群众“解难”、为市场“腾位”,着力打造“放管服”改革标杆区。

  “”的核心是调整政府角色定位,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2014年以来,福田区在全市率先梳理公布了区行政权责清单,积极厘清职权边界,发布了政府职能转移事项目录,并提出了打造政务服务便民、利民、惠民的“四零清单”(即零收费、零距离、零时限、零材料),努力实现“让福田人在福田辖区办事时,能够花最少的钱,跑最少的路,交最少的材料,找最少的部门,在最短的时间内,按最喜欢的方式,在最自由的时间段和最方便的网点,获得政府最高效、最规范、最便捷、最满意的服务”。

  开展政府资源一体化组团式改革,统筹整合产业资金、物业和人才住房等政府资源,福田安排10亿元产业支持资金和1000套人才住房,制定标准化审批程序,加快审批流程,使企业办理时间从3个月压缩到1个月,提速60%。

  实施政务服务“通办通取”“速办速取”,推动30项政务服务在全区通办通取,福田居民可以在全区任一街道窗口办件取件,不受属地管理限制,就近快速办理,审批时间缩短近30%,群众满意度达98%。

  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改革,研究出台《福田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代建制管理办法(试行)》,对既有的政府集中代建模式进行优化、流程再造,使政府投资项目真正提速提质。

  “”的核心是政府管理转型,构建现代治理体系。

  打造信息化多元治理大数据平台,通过建立“一库两网多系统”平台架构,运用信息化手段将人口、法人、房屋、事件等信息互相关联,通过及时采集和比照分析数据,主动发现和推送解决过去“民不告官就不管”的问题,使基层管理治理更加扎实到位。截至去年12月,仅福保一个街道网格就上报治安隐患线索396条,环境卫生隐患线索2077条,安全隐患线索2360条。

  推进街道机构大部制改革,按照“332”模式调整街道机构设置,即3个内设机构、3个下属行政类机构、2个下属事业单位,将街道工作职责从分散的100多条整合为党建管理、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4大类20条,将相关联机构人员整合为一个部门,由外部协调变为内部协调,盘活了人力资源,机制设置更为合理。

  “”的核心是完善服务体系,建设服务型政府。

  推行民生微实事改革,针对居民身边的急难小事,福田区每年将专项经费下拨到10个街道,所有项目由“居民接、居民议、居民决”,实现社区服务由“政府配菜”到“百姓点菜”, 真正做到“我的实事我作主”,激活了基层自治活力。3年共投入财政资金2.6亿元,吸引社会投入近4000万元,办结微实事项目3711件,在全市得到推广并入选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

  成立辖区企业服务中心,培训50名企业服务专员,对辖区1000家重点企业提供贴身式、一对一专项服务,发挥安商稳商的积极作用。

  目前,福田区已连续三年获得深圳市改革绩效第一名和第三方机构评选的公共服务“金秤砣奖”,被广东省确定为“全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区”,国务院第十督查组也充分肯定了福田“放管服”改革的积极成效。与此同时,福田经济社会持续向好,发展稳中有进,聚集全市67%以上的持牌金融总部机构、50%以上的专门服务机构和70%的物流企业总部,经济总量一直稳居全市第二位,税收总量全市第一。

编辑: 李注
转变政府职能,福田着力打造“放管服”改革标杆区
  福田区多年来致力于建设服务型政府。South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