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越秀区两座民国骑楼被拆通顶 城管介入紧急叫停

05.08.2015  17:31
  泰康路52号骑楼被拆(何伟杰摄) - News.Ycwb.Com
  泰康路52号骑楼未拆前的图(广州市古粤秀色本土文化协会成员“微光速”供图) - News.Ycwb.Com
来源: img.ycwb.com

  泰康路52号骑楼被拆(何伟杰摄)

  泰康路52号骑楼未拆前的图(广州市古粤秀色本土文化协会成员“微光速”供图)

广州越秀区两座骑楼被人打着“原状维修”名义而“摧残”,如何监管仍需明确   

本报昨日接到文保志愿者的报料,位于越秀区东沙角路以及泰康路两栋民国老骑楼惨遭被拆。记者走访发现,两栋骑楼都是以“原状维修”的名义进行修缮,但事实上已经被拆“通顶”,其中一座甚至在未有向相关部门备案的情况下已经在原地建成新的建筑。对此,泰康路骑楼所属街道人民街城管执法中队昨日已介入调查,并紧急叫停拆卸行为。而东沙角路老骑楼则被纳入“一般房屋”范畴,只要符合原状维修,可免于规划许可。

文/羊城晚报记者 何伟杰 刘云

A、现场:两骑楼被拆通顶

东沙角路31号骑楼:被挖通顶,也叫“原状修复”?

记者昨日来到越秀区东沙角路31号,从25-31号,这里原本拥有着一排漂亮的米黄色民国骑楼,如今31号老骑楼已被围蔽施工。在旁边开士多的老板娘介绍,这座联排骑楼已经有近百年历史,分属四个不同业主拥有。31号骑楼高两层,以前楼下曾经做过肠粉店,后来改做汽修店,楼上住着不少租户。三天前,骑楼突然被围蔽,里面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敲打声,他们才知道骑楼被拆了。爬过层层瓦砾,记者进入骑楼内部,看到短短三天时间,骑楼内部几乎所有的木桩内构已经被拆掉,原本金字塔的瓦面也早已“通顶”,内部墙壁被凿出数个大洞。骑楼外侧虽没有太大损伤,但内部几乎已被掏空。

现场的施工工人表示,由于骑楼之前是砖木结构,白蚁腐蚀非常严重,已属危房,业主委托他们进行加固修缮,并非拆除。而修缮后的房屋不会超高,符合城管相关规定。根据张贴在工地外面的一张“广州市小型(临时)建设工程开工备案证明书”显示,被拆的骑楼属于原状加固维修工程,属于“资料齐全,合法有效”。

广州市古粤秀色本土文化宣传协会负责人杨华辉是第一个注意到骑楼受伤的文保人士,对于施工队的说法,他表示无法理解,“我前晚路过的时候看到的,两层高的骑楼,被挖通顶了,难道这也叫原状修复?

泰康路52号骑楼:老骑楼拆掉一半,新楼已拔地而起

另一座位于泰康路52号的骑楼情况则更为严重。该骑楼高约四层,外部已经全部被围蔽。进入骑楼内部可以发现,无论是外立面还是内部结构,基本上已经从原来的砖木结构变成了水泥框架结构,临街的四条支撑柱也被糊上了厚厚的水泥。在附近做生意的街坊告诉记者,该骑楼已经施工了有三个月的时间,“听说是换了新业主,一进来就大兴土木,基本上是把原来的骑楼拆掉,再重新建房。”“这种将骑楼推倒重来的做法相当恶劣!”杨华辉拿着广州市古粤秀色本土文化宣传协会会员“微光速”此前曾拍摄过的一张原骑楼相片一一比对,“屋顶上的雕饰没有了,骑楼外墙原来由很多古色古香的红砖构成,现在也全被拆掉了……”更为严重的是,与东沙角路31号相比,泰康路52号骑楼连起码的施工备案都没有张贴。

对于这种破坏骑楼的行为,施工方负责人谭先生却辩称,老房年久失修,已经出了危房通知书,他们只是进行内部修缮。然而“内部修缮”为何要把骑楼拆掉再重建?对于记者的追问,谭先生也承认,包括外立面在内,除了与旁边建筑相连的建筑不能动之外,其他地方他们在施工过程中都有进行拆除动作,“整个骑楼大概拆了二分之一吧。”这种拆建行为是否有向相关部门报批?谭先生表示,他们曾把资料拿去规划局,但对方不批,后来拿到人民街城管执法中队,对方同意他们建。然而当记者追问为何没有公示相关备案证明,对方则表示“忘了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