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姑解谜获怜爱

17.08.2014  12:12

  □ 陈桂峰

  从前,镇平县有个聪慧的女子,叫秀姑,长得俊秀能干,又能诗善对。19岁时,由父亲林秀才做主,嫁给了开福记饭馆的钟家做媳妇。掌柜的钟老头共有两个儿子,秀姑是他的二媳妇。

  秀姑嫁进钟家后,恪守妇道,做事勤奋。可是,钟老头却不喜欢她,经常拿她跟大媳妇对比。大媳妇的娘家开当铺,她出嫁的时候,担箩屉嫁妆的队伍就长达半里多路,替钟家挣足了面子,也为大媳妇挣得了地位。而秀姑的嫁妆只有一副箩屉,里面装的都是她的日常对换衣服,寒酸十足,钟老头顿生嫌弃之心。

  家官、家娘势利,饭馆里的重活、脏活都指使秀姑做,每日从早上起来,一直干到将近半夜,才能上床歇息。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是钟家雇来做粗活的下人。

  林秀才知道了女儿的遭遇,一心想为女儿提升地位。这一日,他穿戴一新,身后跟着两个挑箩屉的壮丁,来到了钟家。钟老头见亲家送来厚礼,就热情款待,待他知道亲家送来的不过是上百册书卷后,顿时变脸,说:“秀才人情一张纸,果然如此。亲家翁,我有一事求教,说孔夫子家里失火了,为什么没人去救?”林秀才答不上来,钟老头撇嘴笑道:“因为他家里都是湿的啊,火烧不起来。”林秀才是实心人,直愣愣地问为什么孔圣人家里是湿的。钟老头说:“他家里不是尽是诗吗?”说完,离席背手而去。

  林秀才目瞪口呆,说声小人,甩袖离开钟家。秀姑含泪送父亲回来,看到大嫂正把父亲送来的书扔进灶膛里,忙无奈地上前夺回。

  这天上午,钟家饭馆来了一主一仆两个客人,主人衣着华丽、举止不凡,进来后挑了个临窗的位子坐下,仆人站在一边伺候。店小二献上茶后问他们想吃什么?主人说:“天热口渴,先炖一盅骨包肉和肉包骨吧。”店小二听了,赶紧进去通报。

  钟老头虽然觉得客人的要求有些刁钻,但也只能满足。什么叫做骨包肉和肉包骨,他一点也不知道,就把厨师召集到一块,问谁会做这道菜,可没有一个人吱声。钟老头慌了,做不出客人要的菜,饭馆的招牌就砸了。正在着急,送菜进来的秀姑忍不住说:“爸,媳妇知道他们要什么。”说着,拿出一只鸡蛋和几粒红枣,让厨师赶紧炖成汤送出去。

  不一会,小二又来报,说那客人要一盘龙头菜、一盘君子菜,最后还要什么钓诗钩。钟老爷见厨师又不知道这些菜名儿,赶紧把在后院扫地的秀姑叫过来。秀姑让厨师炒了一盘蕨、一盘苦瓜,打了一盅清酒送出去。正说着,店小二苦着脸进来,说客人看到窗外的荷塘,点了一道大和尚的菜。秀姑听了,便叫人把养在水池里的田螺炒一盘送出去。

  秀姑应对如此从容,钟老头却不踏实。这时,店小二又急急跑进来,禀报说客人要见破谜的人。钟老头忐忑不安地领着秀姑来见客人。客人望着秀姑,沉着脸问她是如何猜破那些谜的?秀姑说:“鸡蛋有壳,所以叫骨包肉;红枣有核,自然叫肉包骨;蕨生长时是卷曲的,像龙,故叫龙头菜;苦瓜这种菜,无论跟什么菜相配,都只苦自己,所以叫君子菜;酒能助诗人之兴,所以叫钓诗钩……

  客人一拍桌子,说:“好一个聪明的女人,你今天破了我的谜语,让我如此痛快尝到了美食,本官十分欢喜。现想收你为义女,如何?”秀姑还未答腔,客人身后的仆人抢先道:“这位大姐,你高攀了。他可是我们的父母官县令大人。”钟老头听了,脸上顿生谄笑,催促秀姑答应。秀姑只好敛衽行义女礼,县官心满意足带着仆人离去。

  从此,钟家无人敢小看秀姑了。其实呢,县官是秀姑父亲的同窗好友,他听说了钟家轻视秀姑、焚林家诗书的事后,这日是特意来帮秀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