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伤人 及早预防不怕中招
□泉州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何约明
秋燥伤人
慢性疾病更易发作
常听人说,秋燥伤人。干燥的空气使皮肤和黏膜干燥,多表现为鼻腔、喉咙不适、皮肤干涩,出现干咳、皮肤瘙痒脱屑等症状。
“每年到了10月、11月,来看咳嗽的人都会明显增多。”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何约明介绍,秋季干燥、昼夜温差较大,气道敏感性增强,所以会出现干咳等症状,建议早晚及时增减衣物、注意保暖,可食用燕窝、枇杷等润肺食物、水果等。“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咳嗽都可以吃梨,梨属凉性,可能越吃越糟。”
何医生提醒,秋燥症虽属季节性疾病,每个人都可能遇到,但一些慢性病病人更容易“中招”。“慢性支气管炎在冬春季节容易发作,建议此时段病人可到疾控中心打流感、肺炎疫苗,早做预防。结核病、支气管扩张症等病人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偏热性食物也尽量避免,因为近期天气干燥,双重打击下,严重的可能出现咯血。”
此外,何医生特别强调,市民千万不可随意吃药。“抗生素之类的药物不是每种情况都管用,所谓感冒很多由病毒或不典型菌所致,药不对症、恰得其反。药不能随便乱吃,长期干咳不止,或咳嗽疼痛,可在医生指导下服药。”
有些人虽不出现干咳等症状,但口干舌燥在所难免,常常是刚喝完水一会儿就渴了。“口干舌燥可多喝水,但光喝白开水效果不佳,适当加点盐调成淡盐水解渴效果更好。”何医生给出建议,“同时要注意补充维生素。”
秋乏烦人
合理锻炼重拾精气神
俗话说“春困秋乏”,伴随着秋季萧条景象的出现,人也容易坐立不安、情绪急躁,出现精神和肉体上的“秋乏”。何医生说:“一方面是温差大、人容易犯困;一方面是季节特点导致人相对不活跃。讲究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态度可轻松应对。”
又累又困心情又差怎么办?合理锻炼让您重拾精气神。何医生表示:“不要一觉得困就睡觉。成年人每天7小时左右的睡眠就已足够,睡多了反而更不活跃,出现越睡越累、越休息越疲倦的情况。”
除了合理锻炼,多到户外走走,呼吸新鲜空气,给自己放放风也是极好的。尤其是到绿化好的地方放松自己,有助于调节心情,应对心理上的“秋乏”。
除了秋燥、秋乏,秋季还有一项烦人的病——过敏。秋季过敏性疾病多发,由于昼夜温差较大,人体免疫力下降,尤其是老年人体质相对较弱,皮肤干燥,容易诱发过敏性疾病。因此,出行也要多加防范,别为了放风除“秋困”,却一不小心把过敏带回家。
天气逐渐变凉,有的人却觉得似乎比盛夏更不舒服了:口干舌燥,喝水仍得不到缓解;频频干咳,有时咳得面红耳赤、肺部隐隐作痛;鼻腔干燥,一不小心还会出血;皮肤干涩、发紧,容易脱屑;人也变得烦躁不安……这些都是秋燥症的表现。怎样才能不中招?来听听医生的说法吧。
□早报记者郭晓冰
请扫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dnzbyxt”关注早报《医线通》官方微信,及时获取实用的健康资讯,咨询健康问题,提供健康新闻线索,一经采用,即奖励报料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