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宜防老年便秘

23.10.2014  13:21

  秋分后旱亢发燥,寒露后秋寒新至,秋旱秋寒天气易致人体旧病复发或加重,这就是中医常说的“秋燥”。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减退,肠蠕动减慢,加上老人吃食精细,纤维不足,肠道缺乏机械刺激,在秋燥秋寒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常常引发便秘。

  老年人便秘若长期靠泻药导泻,造成习惯性依赖,会引起结肠痉挛性便秘,使排便更加困难,长期服用泻药还会使钙和维生素缺乏。因此,老年人便秘应采取简便易行并且行之有效的自然疗法。

  一是饮食预防。要多喝水以刺激肠管蠕动,多食用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如芹菜、菠菜、韭菜、番薯等纤维素多的食物,多吃水果如香蕉、梨、桔子等,以增加肠内容物,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薰肉等应少吃。

  二是起居预防。要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无论有无便意,坚持定时蹲点如厕,形成良性的排便生物钟反馈;平时有便意就要及时如厕,排便时集中注意力,不要看报或做其他的事情。

  三是运动预防。运动锻炼可以加强腹肌收缩力,促进胃肠蠕动和增加排便动力,因此要经常活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些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如晨起散步、慢跑、做体操等。

  四是适当用药。老年人便秘不宜常吃泻药,应纠正或防止经常服泻药及灌肠以解决便秘的习惯,身体弱的老年人可多吃些滋阴、健脾的药物,如蜂蜜、首乌、人参、健脾丸之类的中成药,以改善消化功能。(冯杰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