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秋雨莫秋愁

18.09.2014  12:01

  秋风秋雨易使人忧愁,其实并不完全是审美和心理方面的原因,也有着一定的生理原因。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分泌的“褪黑激素”能诱发睡意,使人意志消沉,生出抑郁不欢之情绪。在秋风秋雨多的天气,日照过少,“褪黑激素”就会大量增多,使人的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受到抑制,人体细胞就会“偷懒”,人的心情自然就容易低沉消极,精神也容易萎靡不振。此外,秋天气温较夏天低,温度降低也易使人产生慵懒抑郁之感。

  怎样预防或减轻“秋愁”呢?首先起居要有规律,注意体育锻炼,同时要多吃些高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肉类和豆类等)。在情绪低落时,可适当饮些咖啡、绿茶,吃些香蕉、巧克力等,从而兴奋神经系统,改善心境。秋雨连绵之时,晚上要增加光照,从而抑制“褪黑激素”分泌。

  不过,“秋愁”既然是一种“心病”,心理调节也非常重要。秋日里,要少看一些感情缠绵、充满失意情绪的小说和电视剧;同时也要少一些怀旧情绪,多想想美好的未来,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外出游玩,也要少去草木枯黄的荒凉旷野,而多登高远眺,“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饱览秋日美景和硕硕果实,定会心旷神怡,百愁皆消。喜欢文学的朋友,也不要太受古人“悲秋”思想的影响,不必“秋雨晴时泪不晴”地自寻烦恼,而应该把秋天当作“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美好季节,“秋愁”自然也难有立身之地了。(霍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