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学家破解骆驼沙漠适应性之谜

24.10.2014  11:29

  中新社深圳10月23日电 (记者 郑小红)记者23日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获悉,中外科学家首次从基因层面上剖析了骆驼科的沙漠适应性之谜,对于家畜养殖育种以及医学研究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一系列疾病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内蒙古农业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以及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城国家生物技术中心等多家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破译骆驼科的双峰驼、单峰驼、羊驼的基因组序列,该最新研究成果已于《自然·通讯》杂志发表。

  研究发现,骆驼肾脏细胞中存在的高含量的有机渗透物,能维持细胞中的高渗透压,保持细胞中的水分含量。而对于高渗透压带来的不利影响,骆驼体内通过大量抗氧化相关的基因来消除。

  据介绍,骆驼科是哺乳动物偶蹄目胼足亚目中唯一一个生存至今的科,目前主要包含骆驼属(单峰驼和双峰驼)、羊驼属、小羊驼属(羊驼)。单峰驼和双峰驼能够生活在极端的沙漠环境中,忍受超过40摄氏度的高温,在身体失水量达到25%而依然能够维持生命体征,而其它非沙漠动物的失水量极限是15%。

  研究人员称,骆驼嗜盐,却不会像人类一样因为进食盐含量过多而患上高血压,骆驼奶具有抗糖尿病的功效,显示骆驼作为一种疾病研究模型的重大价值。在本次研究中,科学家对一头双峰驼,一头单峰驼和一头羊驼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研究结果还显示,有峰驼和无峰驼的形成大概在1630万年前,而单峰驼和双峰驼大概是在440万年前分化而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