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高校吁建立应急网络 科学高效地应对留学生突发事件

19.05.2014  16:36


   国际在线5月16日消息 (记者 陈惠婷) 今年,中国来华留学生突破35万人。近年来,随着在华留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留学生中间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冲突、因语言沟通障碍导致的压力和困惑、因远离国家和亲友而备受孤独和寂寞的煎熬,同时还有学业上的压力,种种因素导致留学生突发事件日渐增多。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有21位留学生在华死亡,其中6人为精神类疾病导致的死亡。为此,在日前 华南理工大学 举办的“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案例分析”论坛上,来自中国教育部及北大、清华等高校的相关人士呼吁尽快打造全国范围内的应急网络,以便科学高效地应对留学生突发事件。

  在中国学习了三年的俄罗斯女孩玛丽娅,再过一个月就要从华南理工大学传播学专业毕业。玛丽娅告诉记者,她学习很刻苦常常挑灯夜读,但是心理压力很大。

  “我也跟我的朋友经常说要不要自杀?太累了。(笑)当然这是开玩笑。有时候我们很想回国,很想父母,有时候也是很小的问题,但是太累了,已经不想继续学习,或者什么什么,哭了……

  留学生从踏入中国国门的那一刻,他们所报读的高校就开始为其提供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的服务。留学生们面临着种种不适应,而接受了这些留学生的各大高校相关老师们也普遍有一“”,那就是最怕午夜的电话铃声。尤其是周末和假期的时候,电话一响,他们心里的弦就绷得紧紧的。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书记李锵在论坛上讲述了一个案例。

  “2013年7月15日晚,我们接到原来天津大学一个塞内加尔留学生的电话,说他的同胞也是我校留学生在广州死亡。但是信息准确与否,死亡原因这些都不确定。

  这个电话开启了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应急机制。之后,校方通过与塞内加尔驻华大使馆、天津市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广州公安的紧密协作,确认了留学生赛罗属自然死亡这一消息,并配合使馆整理了学生遗物,与广州公安合作运送尸体,最后还为死者举办了一场遗体告别仪式。

  这是一起留学生异地死亡的典型案例,实际工作中李锵和同事们遇到不少困难,因为要协调跨地区多个部门,还要了解外国习俗以及与外国使领馆大量的沟通工作。

  随着留学生流动性的增强,留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理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校内、本市,留学生在外地发生突发事件的比例逐年在上升。为此,清华大学外国留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吴运新认为,中国各高校之间有必要携手合作,为来华留学生建立和完善覆盖救治体系、协调体系、保险体系的社会化服务网络。

  “如果事发在外地,我们老师一时赶不到的情况下怎么办?与当地政府部门、医疗卫生部门怎么协调?当地校友是一个渠道,还有没有其他呢?比如当地也有我们的兄弟高校,如果我们建成一个网络,在我们赶到之前,有兄弟院校的同仁先接一把,可能更有利于事情的处理。

  当然,要科学高效地应对留学生突发事件,更重要的是作好预防工作。北京大国际交流与合作部副部长康涛提出,建立起完备的留学生突发事件处理机制要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尤其是心理咨询方面可以起到早发现、早预防的作用。

  “我们学校把留学生纳入到中国学生心理咨询的系统里,每年开学也会对他们的心理问题进行排查,同时他们出现心理问题也可以到我们的心理咨询中心咨询。我们认为这个是非常必要的。

  中国政府对来华留学生教育非常重视。据统计,中国2004年在这一领域投入资金仅1.4亿人民币,而去年一年的投入就达到了20多亿。2010年,中国教育部启动《留学中国计划》,按照规划中国争取到2020年来华留学人数达到50万,使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学生流动目的地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