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报整版报道:专注制糖的行业领路人

12.09.2014  10:39




于淑娟坚持不懈地在制糖工程领域耕耘,并做出了杰出贡献。 本报记者 莫文艺 摄


   广东科技报9月5日第5版整版报道 (记者  麦博)她是一名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在制糖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她是一名称职的学院院长,廉洁奉公,带领学院取得丰硕建设成果,并培养了多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她是一名合格的党员,牢记要用科技成果服务社会,改善人民的生活。她,就是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教授、广州优秀女科技工作者于淑娟。

 

报效祖国 
用一生年华研究食品

 

  “我在黑龙江长大,那是一个具有广袤土地的农业大省,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可是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上大学前我曾经下过乡,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我看见农民很苦,他们辛勤劳作换来的丰收,却没有带来真正的丰硕成果。”于淑娟认为,农民生活贫困是因为当时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落后,导致农产品的附加值太低,农民无法致富。所以,年轻的于淑娟希望自己能在这方面为一线农民做点事情,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制糖工程专业。

  大学的学习给于淑娟打下了扎实的研究功底和深厚的理论基础,也让她更加热爱自己选择的专业。为了能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和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优秀的于淑娟选择留校,当了一名助教。在此后的15年间,她一步步地从助教当上了副教授。1993年9月,因工作调动,她来到了华南理工大学轻化工研究所,并进行了在职硕士和博士的深造,2003年3月成为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的教授。

 

勇挑重任
让科研成果服务社会

 

  一直以来,国家非常重视“节能减排”。 于淑娟回忆,1982年她首次参加的科研项目就是节能减排。 她清楚地记得,当年制糖行业能耗非常大, 因为制糖的几个主要程序“提取、蒸发、结晶、干燥”都需要大量能耗,而工艺技术与装备的不同会导致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的不同。所以她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制糖工艺、技术进行改造,减少热量消耗,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从2002年开始至今,于淑娟一直在从事“烟道气饱充”项目的研究和应用。“制糖需要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前都是在石灰窑里烧石灰石和焦炭产生二氧化碳供制糖厂使用,所以每天都要消耗上万吨的石灰石和焦炭,成本很高,而且二氧化碳的利用率只有50%,其余的50%都排放到空气中了,不但造成了巨大的浪费还导致温室效应。”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于淑娟带领团队着手研究,利用锅炉排放的烟道气中的二氧化碳替代石灰窑产生的二氧化碳,供制糖厂澄清用。通过设备的更新改造,二氧化碳的利用率比以前提高了45%。她的科研成果“低升糖指数蔗糖生产关键技术”、“超声强化膜分离制备食用安全焦糖色素”、“低浓度二氧化碳强制饱充生产精制糖”、“环保型离子交换技术”和“蔗糖钙耦合色素富集及树脂再生新技术”等,先后在我国的广东、广西、云南、新疆,以及印尼、印度、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近20家企业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敢于担当
为学院发展殚精竭虑

 

  “食品专业是传统学科,它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衣食住行,而民以食为天,食品又是最重要的。”于淑娟指出,现在的很多年轻人都热衷于新兴学科,觉得传统学科发展前景渺茫,但其实不然。“中国现在已经不是食无求饱的年代了,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对食品的标准提升了,所以对食品科技的要求也大大提升了。现在,食品科技人员很受重视,学生的就业很好,我们要大力培养食品科技的尖端人才。

  2005年,于淑娟开始担任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院长,主持学院的全面工作并主管学科建设。在她担任院领导期间,学院圆满完成了“211工程”和“985工程”二期和三期项目建设,“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两次在2007年和2012年全国学科排名中均位列全国第一,并在2007年教育部重点学科评估中评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而“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全国学科排名中跃入前三,“食品科学”被评为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学院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成果和国际交流等各项指标都位居学校前列。 她还一直担任轻工与食品学院变性淀粉与糖品工程团队学术负责人,在2007年成功申报广东省糖品绿色加工国际合作研发中心,并利用有限资源,积极拓展渠道,先后在新疆绿翔糖业有限责任公司和云南克林轻工集团等建立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培养基地和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后科研基地。该基地先后培养了“西部之光”访问学者1名,博士、博士后各1名和4名硕士,还帮助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得到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张春贤书记的现场好评。说起团队建设,她告诉记者:“作为团队负责人,主要做到两点。第一点是要有包容心。第二点是要学会发挥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个人简介

  于淑娟,博士,教授,辽宁省丹东市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教授,兼任《中国甜菜糖业》副主任编委,《现代食品科技》副主编,《甘蔗糖业》和《食品科学与工程》等8个国内重要期刊的编委职务。获得的主要成果有:主持的“高值化糖品绿色加工关键技术及应用”,2012年获广东省科技发明一等奖, “食品粘稠物系精制新技术及其应用”,2005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二;“强电场处理食品来绿色加工技术与装备”,2009年获教育部科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近3年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三大索引收录论文50多篇;迄今已申请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49项,其中获授权发明专利27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出版《甘蔗制糖产业节能减排技术路线图》和《汉英制糖技术词汇》等专著两部。此外,她还培养了13名博士和30多名硕士毕业生,与美国、欧洲和印度等多个国家的科研单位、企业在科技和人才培养方面有密切合作。

  链接

  谈育人——

  实践出真知,环境锻炼人

  于淑娟进行科研产业化时,总会把学生带上。她觉得学生在课堂、实验室里感知程度不高,视野不够开阔,到了产业化现场后能力会提高很快。在她眼里,现在的年轻人并不像别人议论的“一代不如一代,不能吃苦”。恰恰相反,她认为他们和过去的人一样有吃苦耐劳、勤奋向上的精神。“有一次,我联系了一间工厂,带3个80后的学生去实习。那里的环境很艰苦,因为是冬天,外面很冷可工厂里很热,温差有几十度。我们每天要工作16个小时,晚上12点回宿舍睡觉,早上8点在工厂集合。刚开始时,我害怕其中两个看起来弱不禁风的女生会吃不消,出乎意料的是,她们表现得都很好,从不迟到早退,毫无怨言,恪尽职守。”“我非常有信心,只要引导得好,现在的年轻人会比我们更优秀!他们不但有聪明才智,又生在了好的年代。现在的科研手段、条件比过去好多了,而且能借助国际平台,他们一定会青出于蓝胜于蓝的!” 于淑娟告诉记者,培养学生首先要帮助他们稳定思想。其次,要教会学生做一行,爱一行。“其实行行出状元,社会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无论做什么,只要是社会需要的,不管是不是热门的,都是有意义的,都会为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