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科技计划管理体系大变身后补助类资金占比达55%

25.08.2016  18:35

  编者按

  省政府去年印发《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以及相关的配套政策,是我省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工具箱,也是政府给创新主体的实惠“红包”。为了让企业、院校和孵化器更多的了解和应用,本报与省科技厅合作,从今天起在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等渠道、端口,推出“创新政策粤利好”系列报道,梳理“粤十二条”等有关政策及其在我省的落实情况,以及申领这些政策红包的途径,敬请垂注。

  省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简称为“粤十二条”)去年出台以来,有关的多项实施细则也相继推出。其中最为亮眼的是,省级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中新增了企业研发准备金、科技创新券、新型研发机构后补助、科技孵化器新增面积补助及风险补偿等。

  这是省级财政科技投入方式一轮深层次的改革,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形成普惠性、稳定性、市场性和竞争性多种方式互为补充的投入体系。例如,在2015年启动申报的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中,后补助类科技项目的资金支持在整个专项资金占比达55%。

  除此之外,省科技厅还修订出台了一系列项目管理新规程,明确了相应的操作流程和办法,有效提高项目立项管理、过程管理和验收结题的规范性。

  ●南方日报记者 林亚茗 曹斯 通讯员 张燕 刘毅 叶青 实习生 徐曼菲

  服务企业篇

  政策1 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的资助制度

  全国先行先试的重大创新政策 两年省级准备金补贴达42亿元

  这不仅可以减轻企业研发投入的压力,更重要的是引导其从制度上建立起“研发有计划,投入有保障”研发投入体系。

  去年12月30日,广东风华高科公司战略发展部总监范军,拿着259万元省级补助到账的凭证,对南方日报记者说:“政府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可谓雪中送炭。我们开始投入5300多万元,在本地、香港和澳大利亚建立科研平台。”

  我省从去年开始实施的运用财政补助激励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的制度,是在全国先行先试的重大创新政策,旨在引导企业有计划、持续地增加研发投入。第一批核准的1494家企业获得共12.11亿元的补助,而2016年申报企业和补助金额将增加一倍多。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我省90%的研发经费是来自企业,90%的创新成果也产自企业。然而,绝大多数企业即使重视研发,在研发经费的投入上往往是“看天下米”,即如果经济形势较好、项目进展顺利就投入多一点,否则就少一点甚至停下来。而企业持续稳定进行研发投入,是铺就其增强科技创新实力的台阶。减少或者中断,则可能导致其创新计划成为“烂尾楼”。政府部门如何引导企业保持持续稳定的研发投入?

  运用财政补助激励企业普遍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就是这样一支杠杆,广东三年的专项资金计划高达75亿元。

  这一研发准备金制度的补助政策,比起以往其它的科技资助和优惠政策,对企业申报条件设定门槛相对较低,而且不需立项评审,不需与其它项目“PK”。

  第一批获批的1494家企业,获得总金额为12.11亿元,平均每家企业资助强度达到81万元。本专项补助是以企业研发投入为依据的,投入越大则获得的补助越多,去年有27家企业达到了封顶值500万元。这不仅可以减轻企业研发投入的压力,更重要的是引导其从制度上建立起“研发有计划,投入有保障”研发投入体系。

  政策2 激发创新活力的科技创新券补助

  “像春运抢火车票一样” 深受中小企业热捧

  科技创新券主要用于企业在购买科技成果、研发设备,或者研发设计、咨询、检验检测、信息等科技服务后,以创新券从政府领到部分资助。

  几天前,中山市盈科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冰在国外出差时得知中山市科技局又要启动今年的创新券申请。可没想到她一回国,却听说今年的申请泡汤了,仅仅15个小时——从凌晨0时到当天下午3时,企业就已经抢完了1500万元的服务券。她惊讶又遗憾地说:“啊,这就像春运抢火车票一样!我们只能等第二批了。”她说,该厂去年在创新券支持下开发的新产品,今年已经向美国出口了几万套,

  这是促进科技创新“红包”之一——创新券受企业热捧的生动例子。截至目前,全省绝大多数地市启动了科技创新券补助工作,省财政去年和今年共安排1.2亿元创新券后补助资金,带动各市投入超过3.5亿元,发放创新券3.67亿元,受惠中小企业及机构近5000家。

  科技创新券主要用于企业在购买科技成果、研发设备,或者研发设计、咨询、检验检测、信息等科技服务后,以创新券从政府领到部分资助。这一措施可以调动中小微企业、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既降低了企业的创新投入成本,也为院校增加了技术服务收益。肇庆市这两年累计补助72家企业,补助金额达1842万元,涉及先进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生物医学等领域。其中去年该市兑现创新券资金补助999万元,带动企业投入约3189万元。

  各市根据实际情况,在扶持额度上有所侧重,来激发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力。如佛山南海区对一般企业可申请补助5万元,但是对于上年度申请过发明专利,或者研发投入20万元以上的企业可增加到10万元。

  创新券政策的实施,多地通过委托第三方机构承担有关的管理工作,包括项目申请、材料审核、条件审查、辅助专家评审等等,从而促进了科技服务业的发展。

  如清远市委托清远市金属行业协会开展科技创新券相关服务工作,去年至今发放创新券1143万元,惠及28个科技项目,带动社会科研投入5700万元,财政资金撬动企业研发投入比为1:5。

  佛山南海区委托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负责创新券的管理,实现了科技创新券的发放、信息公示和兑现等一站式电子服务,保障政策实施的高效、公正、公开。

  由于科技创新券申请和兑换,均在市一级科技和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完成,减少了财政资金层层下拨出现审批时间长、当地部门截留的风险。而且,采用研发活动完成后的补助形式,提升了财政资金对中小微企业研发活动的支持效率,减少了政府部门对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项目评估、中期检查、后期验收等环节的管理,让政府和企业双方都省时省力。

  样本

  创新券普惠中小微企业 中山今年申请企业倍增

  中山市从去年起先行先试,实施科技创新券制度,引导广大企业持续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2015年,该市有180家企业领取科技创新券,合计面额1896万元,面额兑现率达到65.6%。这让广大企业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今年,该市第一批已经有396家企业领取创新券,总额度为4500万元左右。

  中山市科技局在了解该市企业研发情况后,出台《中山市科技创新券管理办法》,分类设置了重点券、一般券和服务券等三种科技服务券。前两种券用于企业完成自主研发项目,服务券则用于企业向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购买科技成果或技术服务。

  这三种券所针对的扶持对象不同。重点券支持对象为主营业务收入为2千万元至2亿元,年研发投入达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一般券的支持对象则为年研发投入在500万元以下的企业。

  这一政策出台后,第一年实施效果就已经很好,深受企业的欢迎。因此,今年出现企业踊跃申请创新券的场面。服务券在半天多就被抢空,重点券和一般券也在3天内发放完毕。

  科技创新券与以往的科研项目有着许多不同。中山市科技局干部容晶介绍说:企业拿到创新券之后,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需求,自主进行研发。科技创新券的管理流程简便,项目不需要专家评审,不需要与其它项目PK,而且无论研发成果如何,企业都可以凭券兑现补助资金。这些因素使企业减少顾虑,投入研发活动。据统计,2014年该市规模企业中只有约500家企业有研发活动,2015年增加到了699家,增幅接近40%。如华明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领到政府20万元重点券,企业自己投入256万元,用于“聚丙烯高效复合助剂”项目研发。

  一般来说,中小微企业财务管理相对不太规范,享受到其它科技项目支持不容易。科技创新券制度主要与研发投入的统计有关,这些企业比较好接受。因此,这项制度鼓励引导企业加大自主研发投入的同时,还可以推动中小微企业的财务管理规范化。

  指挥:莫高义 黄常开 策划:王更辉 胡键 姚燕永 郎国华 统筹:梅志清 林亚茗

  相关政策提供:省科技厅 《广东科技》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