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志愿队走进南雄县篛过村小学

27.10.2017  21:09

志愿者团队与学校师生合影。资料图片

  本报讯(记者 刘肖勇)近日,暨南大学组织由大学生组成的山区科普志愿队来到粤北南雄县篛过村小学,把科普知识带进山区小学生的课堂,并向学校捐赠一批科普图书和科普教具。

  本次活动是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支持,作为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科普专项活动的第一站,目的是通过系列活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科技三会”上提出的“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指导思想,探索改善我省山区中小学科学普及工作相对落后的工作模式。通过利用高校自身科技资源优势与山区中小学形成有机“科普共同体”,培养山区中小学生的科学精神、改善山区中小学的科普条件,引导更多的山区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通过这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在这些山区小朋友心里种下追求科学的种子,并且发芽成长。

  志愿队在暨南大学科技处和团委老师的带领下,经过了四个小时车程到达了南雄县城。匆匆用过晚餐后,队员们利用晚上时间,最后一次检查科普课教具、捐助的科普物资和各项环节,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梳理整合,提出应急方案,保证即将到来的首次科普活动万无一失。

  第二天一早,全体人员准时整装从县城出发前往篛过村小学。科普志愿队到达时受到了学校师生的热烈欢迎,这些大山里的孩子大多显得质朴而腼腆,与陌生的志愿者和老师们没有过多的言语,而脸上则始终洋溢着喜悦兴奋的神情。通过授课前的自我介绍和短暂预热活动,志愿队员与小学生们逐渐融洽和熟络起来,开始进入科普课堂环节。

  孩子们翘首以盼的科普课堂正式开始了,每位同学领到了志愿者老师发放的新画笔,在由志愿者担任的临时英语老师引导下,纷纷画下自己最爱的水果。然后老师就教授同学们这些常见水果英文拼写和发音,中间穿插了若干互动环节,增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逐渐活跃起来。接下来便是更加有趣的物理化学实验:蛋“浮”水中、彩虹实验、色彩爆发等等,孩子们对这些陌生又神奇的物理现象感到十分的好奇,通过观察和动手实验,以及志愿者深入浅出的讲解,孩子们逐渐懂得这些神奇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开启了他们对未知科学知识的渴求和向往。

  科普课堂的时间很快就接近尾声了,同学们意犹未尽,志愿者们也舍不得这些刚刚认识并很快建立起感情的同学们。临别在即,科普志愿队向学校领导赠送了一批学校紧缺的科普书籍和教具,并和全体师生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