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研兴校道路 科研平台向更高层次迈进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26.12.2017  17:59

  华南农业大学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校深入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形成了一批实力雄厚的科研团队,实施了多项重大科研计划和工程,建成了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通过全校科研人员共同努力,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实力显著提升。

  重大平台建设工作取得新突破。 加强实验平台建设是推动学校科研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的重要途径。6年来,学校按照“整合、共享、服务、创新”的基本思路,坚持“整体规划、科学论证、按需设置”的原则,积极申报各类科研平台与加强现有平台建设相结合,切实推进重点科研平台建设工作,全面提升了学校研究开发、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的水平与层次。

   新增5个国家级平台。 针对未来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瞄准科技发展前沿,通过进一步凝练传统优势学科研究领域,积极培育、申报有关领域的科研平台,在多个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领域取得新突破,获批5个国家级平台。       

  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3年4月,我校成功获批与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建设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心的建设推动了我国规模化养猪的快速发展,提高了我国养猪生产技术水平。

  畜禽育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2013年10月,与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申报畜禽育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我校与温氏集团已有20年的校企全面合作历史,被称为高校与农业龙头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典范。

   国家兽医微生物耐药性风险评估实验室: 2014年,国家兽医微生物耐药性风险评估实验室获批建设。实验室的建设提高了我国畜禽病原菌耐药性风险评估与控制的理论与技术水平,促进了畜禽健康养殖发展。

   畜禽产品精准加工与安全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2016年,畜禽产品精准加工与安全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成功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中心”开展畜禽产品的现代加工技术与安全保障技术研发,将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畜禽产品加工与安全工程化集成平台。

   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2016年,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获批建设,“中心”的成立实现了我校国家级国际合作平台零的突破,对加强我校农业航空团队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起到积极的作用。

   新增40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农业部科研基地。 2012-2017年,学校新增了农业部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科研基地2个,国土资源部实验室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5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3个。

  近年来,学校积极组织各类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开展验收与评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扎实推进现有科研平台的内涵式发展。6年来,共12个平台顺利通过验收,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评估中成绩优异。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2017年的首轮评估获得较满意的成绩,被评为“良好”,是获得“良好”评级的由地方院校建设的两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

   创新型科研平台取得新突破。 学校着力挖掘科研潜力、凝聚科研资源和创新力量, 实施创新平台建设工程, 打造创新型科研平台,取得新突破。 凝聚创新资源建设校级科技创新“特区”。 着眼于国际群体微生物学科研究前沿,整合国家“973计划”研究团队与广东省引进创新团队资源力量,建设“群体微生物研究中心”,实行人、财、物高度自治,打造科学研究“新特区”,截止2017年底,该中心共承担科研项目26项,科研经费超过4500万元,发表SCI论文150多篇,影响因子大于5的3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6件,2017年中心主任张炼辉教授当选为美国微生物学院院士。   

   吸引外部有利资源建设国际合作科研创新平台。 紧盯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发展需求,与美国农业部农业航空应用技术研究所等国际先进研究机构合作共建“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获得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认定,实现我校国家国际合作基地零的突破。与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和中科院广州地化所共建中英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国际联合实验室),推进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有效提升学校环境科学研究实力和能力。

   推进人文社科高水平研究平台建设。 为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加快我校人文社科重点优势学科的发展,推进人文社科高水平研究机构建设,建设人文社科类跨学院跨学科研究机构,2016年7月正式成立“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研究院围绕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以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为中心议题,以农地产权制度与农业经营制度、农业合作与契约、农业分工与要素市场发育、农业经营方式与转型发展等为主要研究方向。

   

  重点重大项目取得新突破。 2012年以来,学校实施科研组织模式创新工程,共主持各级各类科研项目7541项,到位科研经费26.96亿元,其中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96项、经费6.31亿元。尤其是“微生物群体感应通讯系统与病害防控基础研究”项目获得国家“973计划”支持,实现“973计划”项目和首席科学家零的突破;“植物空间诱变与细胞工程育种”项目获得“863计划”项目立项,实现“86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和主持项目零的突破。承担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项目5项,项目经费5607.46万元。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项,经费16429万元。累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26项,项目经费达到3.53亿元(其中2015年以来统计经费为直接经费),尤其是2017年,我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外国青年学者基金项目等方面均实现历史性突破。

    刘耀光院士在实验室指导学生

  刘耀光院士领衔研究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课题等重大重点项目支持下,在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与恢复性、杂种不育与亲和性、光温敏不育性等遗传系统的基因克隆和分子作用机理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性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利用水稻植物杂种优势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人文社科在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培养和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都取得长足进展。“十二五”期间人文社科科研项目到位经费13861.33万元,是“十一五”期间的3.5倍。我校教育部面上的立项数连续7年在全国农业高校中排名第一,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数也一直在全国农业高校中名列前茅。2016年到位科研经费2001.23万元。2013年罗必良教授主持的“农村土地与相关要素市场培育与改革研究”成为我校第一个获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科类重点项目,实现了我校管理类项目的突破。罗必良教授主持撰写的的针对“崇州共营制”的调研咨询报告获得了中央领导的批示。这一模式促进了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对我国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016年,文晓巍教授主持的“生产供应过程的食品安全风险识别与预警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633002)立项并顺利开题,是我校管理类研究的又一个重大项目。2016年,倪根金教授作为首席专家申报的“岭南动植物农产史料集成汇考与综合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17年,谭砚文教授科研团队撰写的“广东省法律顾问进村(居)制度改革检查评估报告”得到广东省委领导的重要批示。

   科技人力资源建设取得新突破。 高校是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2012年以来,学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形成了多个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小高峰,共新增省部级以上重点科研团队12个、引进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1个,自我培育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农业部杰出科研人才4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7人、广东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人,校内培育青年科技人才2批41人。

  其中由刘雅红教授领衔的“兽医微生物耐药性创新研究团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等项目的支持下,开创了兽用抗菌药物的药动-药效同步模型研究领域,开拓了兽医微生物的耐药性研究方向并获得突破性研究进展,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显著提升了我国在耐药性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团队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并获得多个国家新兽药认定,团队也先后入选了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农业部“杰出人才及团队”,被广东省总工会授予省“劳模工作室”称号,最近教育部“创新团队”也获得了2017年的滚动支持。

   

    水稻机械化精量穴直播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科研成果产出取得新突破。 科研成果是科研创新实力和能力的体现,是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前提基础。学校历来高度重视科研成果培育工作,实施重大科研成果培育工程,设立了培育基金给予专项支持和培育,科研产出取得新突破。2012年以来,学校共计共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28项,其中,主持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各1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08件,通过审(认)定和获得植物新品种权农作物品种136个,共发表SCI、EI、CPCI收录论文7315篇。由罗锡文教授主持完成的“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与机具”成果以高产高效为目标,创新提出了同步开沟起垄穴播、同步开沟起垄施肥穴播和同步开沟起垄喷药/膜穴播的“三同步”水稻机械化精量穴直播技术,发明了水稻精量水穴直播机和水稻精量旱穴直播机两大类共15种机型,创建了“精播全苗”、“基蘖肥一次深施”和“播喷同步杂草防除”的水稻精量穴直播栽培技术,在国内26省(市、区)及泰国等6国推广应用,研制的水稻精量穴直播机已转让生产并形成系列产品。该成果先后荣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荔枝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园艺学院李建国研究员主持的“荔枝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创新性提出了荔枝“花芽分化阶段性”假说和“球皮对球胆效应”果实发育理论;研创了螺旋环剥、营养和水分精确调控等关键技术,以此为核心集成了“秋季培养健壮结果母枝,冬季控梢促花芽分化,春季壮花提高坐果,夏季适时保果壮果”的四季管理技术体系,使荔枝成花率从年际间10%—70%的剧烈波动提高到70%—90%稳定水平,坐果率提高10%—20%,裂果率减少40%—60%。2014年,该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