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人员新疆沙漠内寻找野骆驼(图)

27.12.2014  08:17

  12月11日天刚亮,林科院教授刘芳发现较新的骆驼脚印。说明附近有成年骆驼出没。

  12月11日,科考队员拦住了一峰约两岁大、较为温顺的野骆驼,将绳索缓慢收紧,迫使它自己卧倒,以减少伤害。

  12月11日,向导老段在车顶上用望远镜寻找野骆驼的踪迹。茫茫沙漠,寻找野骆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经验和运气。

12月11日,科考队员用绳索将一峰野骆驼围住,以最小伤害为原则将其控制。

  12月10日,一辆科考车辆被陷沙中,着急赶往骆驼出没地的林科院教授徒手扒沙。

  12月10日晚,队员们围着火炉等待晚餐——白菜羊汤面片,这是沙漠中最奢侈的美食。

  11日11时,科考队员蒙住野骆驼眼睛,避免其受到惊吓,然后用最快的速度采集数据。

  2014年12月10日中午,本是城市里艳阳高照的时分,地处新疆与甘肃交界处的库姆塔格沙漠正漫天风雪,几辆越野车在难以辨别方向的沙漠腹地向前开进,他们正在追踪一种极为珍稀的动物——野骆驼。 一百多年前,人们认为野骆驼早已灭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科学家们在新疆罗布泊重新发现了它们的踪迹,经过四五十年艰苦调查,逐步摸清了野骆驼的生存情况。现存种群数量不足1000峰,其中我国境内大约600峰,蒙古国大约有350峰,比大熊猫还要稀少。近些年人类活动,侵占了野骆驼的水源地,造成水源地的污染和生态植被的破坏,野骆驼的生存正面临威胁。

  12月,记者跟随中国林科院的科考专家和西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队员在库姆塔格沙漠寻找野骆驼的踪迹。希望为找到的野骆驼佩戴GPS项圈以记录它们的迁徙规律,为更好地保护野生骆驼提供科学依据。

   日行数百公里追踪野骆驼

  12月9日,备足汽油、淡水、食物等物资后,科考专家和志愿者从敦煌市区出发,行程100余公里进入敦煌西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逐步接近库姆塔格沙漠,这里是野骆驼保护的腹地。沙漠里行车异常艰难,时刻面临迷失方向或是被困等危险。为了不让车子陷入沙坑,只能绕着沙包外沿最硬的地方前行。有些地方布满了尖利的碎石,容易划伤轮胎,必须格外小心。12月10日,经过6个小时的奔波,进入发现野骆驼脚印的区域后,科考队必须在天黑之前建起营地。队员齐上阵用最短的时间搭好帐篷,沙漠里风大,帐篷搭好后还要在帐篷四周埋上厚厚的沙。“很多时候出来考察都只有两辆车,带的补给也不多,都是小帐篷,风大的时候,队员经常追着被风吹走的帐篷跑。”参加考察的林科院女博士刘芳说。

  12月11日一早,前一天下的小雪还没有完全掩盖刚发现的野骆驼的脚印,沿着踪迹,车队继续向库姆塔格沙漠腹地前行。为不惊扰到野骆驼,先头车独自先行,其他车相隔三四公里随行。上午11时,头车里的老段远远发现了一只站在高处的野骆驼,这里沙地开阔,正是追逐野骆驼的好时机,老段的越野车全速前进,挡住它去路,4名队员迅速拉起绳索形成一个圈,慢慢收紧。不到十分钟,这峰约有2岁的雌性野骆驼被顺利控制住,其他科考队员迅速上前为其戴上GPS项圈并进行生态数据采集,随即将其放归沙漠。老段说,这次运气好一早就找到一峰野骆驼,而且性情温顺,要是碰上成年野骆驼估计要费点劲。几天后回到有网络的宾馆,刘芳教授电脑上的跟踪地图上显示,这只野骆驼当天朝着科考队驻地相反的方向行走了30公里。跟据科考的需要,一个群落的野骆驼只需戴一个项圈,下个目标是找到不同群的下一峰骆驼。

  除了追踪野骆驼,此次考察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去沙漠大峡谷水源地取回记录野生动物活动的红外线照相机,水源地距离驻地120公里,是方圆100公里各种野生动物仅有的喝水点,也是狼群扑杀猎物的绝佳地点。凌晨12时许,拿到相机的科考队员已经在沙漠中行进了近10小时,此时距离驻地还有60公里,遇到了前来接应的车辆,回到驻地才知道领队老段的担心,如果车辆抛锚或是被狼群攻击,将极为危险。

   沙漠寻宝人变身野骆驼保护人

  老段,本名段海林,这次科考的领队,是一位跟沙漠打了几十年交道的老向导。早年为寻找传言中的水晶矿石,段海林在沙漠中穿行数年一无所获,却对当地沙漠状况摸了个透。2002年至2007年,随着各科学部门专家对沙漠的科考增多,老段成了专家们的向导,开始了解到保护野骆驼的重要性。一次在帮助科考人员取样返程途中,远远发现一峰小骆驼独自躺在沙地上,队员准备逐步靠近观察的时候,小驼却直接跑了过来,一头扎在了老段的怀里,从此老段和野骆驼结下了缘分,后来老段将救回的小骆驼送到了玉门关普氏野马保护站区内。今年,当初被救的小骆驼已经产子做了母亲。

  2012年9月,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准备在库姆塔格沙漠东缘建立三垄沙保护站。那里是进出库姆塔格沙漠的重要通道,在一没资金,二没人员的情况下,段海林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硬是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现在一提到野骆驼,老段就会容光焕发。

  参加此次考察的志愿者、来自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的陈长柱说,看着在沙漠中如此恶劣条件下顽强生存的野生骆驼,喝咸水、吃枯草、十几天不吃不喝,他对这一物种倍感尊敬。他决定年后筹集经费,在保护区内为野骆驼建20个饮水点。2014年12月23日,中国野骆驼科学探索与保护联盟在北京成立,这对濒危物种野骆驼的保护将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