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向中科院捐款1万元 希望搞科研强军

16.09.2015  20:28
-->

资料图:中国第一枚原子弹试爆成功

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9月12日开馆。中国经济网记者董碧娟摄。

   原标题:湖北农民捐款1万元 中科院院长心里沉甸甸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12日讯 (记者董碧娟)“胡亚兵捐赠的1万元,在我心里沉甸甸的。”在今天举办的中国科学院大学201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名誉校长白春礼动情说到。在新学期开学前,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收到了在深圳打工的湖北农民胡亚兵的1万元捐款。

  1999年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时,胡亚兵在建筑工地上当小工。他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强国强军,历史的悲剧才不会重演”,他发誓要为国家发展高科技尽一份心力。如今,50岁的胡亚兵把国家发展高科技的希望寄托给中国科学院,寄托给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同学们。

  “他捐赠的每一分钱都是血汗钱,每一分钱都寄托着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强国梦,寄托着人民对青年一代的殷切希望!国科大将把胡亚兵的来信和捐款证明,永久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校史馆。” 白春礼说。

  胡亚兵是湖北黄梅县人。1999年,他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建筑工地上当小工,从学校报刊亭里看到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的新闻时,他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强国强军,历史的悲剧才不会重演”。从那时起,他也立下誓言要为国家高科技事业尽一份心力。

  当时,日工资仅有几十元的他,决定以后每年向中科院捐款100元,在有生之年捐款1万元。在连续两年捐款100元后,因病家庭生活困难,胡亚兵中断了捐款,但他心里从未忘记当年的誓言。“自己发过誓,不能没有诚信,必须履行诺言”。胡亚兵说:“目前,他在深圳的生活温饱问题已经解决,所以想提前‘还愿’。

  今年建军节前,他给中科院捐款1万元的同时,还写了一封题为“还愿”的信。在9月12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开学典礼上,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名誉校长白春礼专门提到了这封信以及这1万元捐款。

  胡亚兵目前和妻子租住在深圳,靠从建筑公司承接装修项目维持生活。父母年过七旬,母亲长期腰痛,家里生活并不富裕。“10年前,妻子看到我捐款100元的收据时,还和我大吵了一架。”再次捐款,他仍瞒着妻子,“毕竟1万元对家里来说,仍然是个不小的数目。”胡亚兵说,他每天都会想着10年前发的誓,“还愿后,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

  胡亚兵昨晚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之所以选择捐款给中国科学院,是因为他人的推荐,同时自他了解中国科学院一直在做高科技事业,相信中科院能帮他完成强国强军的愿望。

  中科院已将胡亚兵的信永久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史馆。白春礼也鼓励学子:“胡亚兵捐赠的每一分钱都是血汗钱,每一分钱都寄托着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强国梦,寄托着人民对青年一代的殷切希望。希望同学们能够永远铭记人民的嘱托,永远不辜负老百姓的信任和期待!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今年2月,中国科学院确定了“三个面向”、“四个率先”的办院方针,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今年,适逢国务院颁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暂行条例》60周年。60年来,中国科学院在发挥国家科技发展“火车头”作用的同时,也形成了以“科教融合”为核心特征的高等教育体系,形成了笃志创新、独具特色的教育品牌。

  据了解,中国科学院大学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1978年建校至今,已经有70多位毕业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白春礼介绍:“在过去的一年中,国科大科教融合的力度和进度前所未有。迄今,已有52个中科院研究所,承办了国科大12个科教融合学院,一大批科研一线杰出科学家,走上了国科大的讲台。

  “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承袭师长严谨求真的治学态度,不投机,不取巧,踏踏实实地做学问。在这个追求速度的时代,希望你们能够放慢脚步,选准方向,打好基础,不要急于发表多少文章,不要过早地担忧就业前景。在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愿你们能静静地聆听自然的声音与内心的回响,有足够的坚持与世俗的洪流保持理性的距离。”白春礼深情寄语新生们。

  在开学典礼之后,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举行开馆仪式。这是中科院历史上首次围绕“两弹一星”开设的纪念馆,它由中科院怀柔火箭试验基地改建而成。

  据介绍,中国科学院曾先后投入40多个单位、17000多名科研人员参与“两弹一星”研制。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21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有17位曾在中国科学院工作。为纪念“两弹一星”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缅怀作出杰出贡献的老一辈中科院科学家,中科院于2013年9月启动修建工程,将怀柔火箭发射试验基地建成“两弹一星”早期科研成果展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