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入学 改了规则应该“赛前”说清楚

09.07.2014  15:05
摘要:前日,珠海市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符合积分入学资格学生名单公布,不少家长发现,原本自己计算可以“入围”却没能在名单找到自己孩子的名字。

        海洋之心

        前日,珠海市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符合积分入学资格学生名单公布,不少家长发现,原本自己计算可以“入围”却没能在名单找到自己孩子的名字。经查证,原来积分入学标准已经在此前征求意见版本上作出了修改。昨日,四五十位家长聚集在市教育局,要求给出解释。记者昨日从市教育局获悉,积分入学标准确实已经在征求意见稿基础上作出了较大改动,但正式的政策文件目前还尚未正式对外发布。(《南方都市报》今日A  II03版报道)

        按照今年教育部门的说法,由于新的积分入学标准仍在“走程序”,没有公布,但竟然以这个没有公布的标准来计算了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积分。此举无异于赛后才公布规则,把所有家长都蒙在鼓里,一份没有公布的标准,如何能服人心。

        随迁子女入学“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具体到珠海市,外来工多,学位不够,无法让所有的随迁子女都入读公办中小学。既然学位分配存在竞争性,必然要考虑多种因素,计生政策这一基本国策是绕不开的。家长围绕学位的获得、政府相关部门围绕学位的安排,有不同的意见很正常,有意见,应该公开来谈,把标准明确定出来。

        争议是不可避免的,无论如何分配,都不可能做到让所有人满意,都难以做到绝对的公平公正,要做的,就是找到最大公约数。没有最优方案,至少可以有次优方案。让决策最优化,前提是事实清楚,有多少学位,有多少随迁子女,其中又有多少超生的随迁子女,这些随迁子女的家庭积分呈什么样的布局,把决定学位分配的因素一一摆到台面,账怎么算,基本上八九不离十了。怕就怕标准不清,各方都稀里糊涂地争来争去———世界杯打比赛,怎样红牌,怎样黄牌,都是规定好的,哪能一场比赛都打完,裁判吹罚引起不满才告诉球员改了规则。这样的比赛怎么打?

        除了关心如何合理分配学位,有关部门还应尽可能增加学位,释放尽最大努力满足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的诚意。比如,挖掘学校潜力,增加学位供给;又比如,向优质民办学校购买部分学位。在操作过程中,真正做到全程公开透明,手续简化,大多数家长是会理解的。

        珠海市积分入学办法今年修订,政策出现重大调整,引发利益调整,导致许多人关注。这时候,尤其需要防范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误解和焦虑。多做准备工作,将信息共享,多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见,寻找平衡点,是有益于缓解紧张和对立情绪的。  □倪恒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