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学源做客奥一网畅谈深化质量监管体系改革

03.07.2014  02:15

  近日,副局长、党组成员程学源带领质监处、质管处负责人做客奥一网,纵谈质量强省工作。程学源表示,“质量强省”梦是南粤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部分。广东要率先实现质量强省,就必须深化质量监管体系改革,顶层设计,着力抓标杆,树样板,坚持科学监管,坚持帮扶整治,让老百姓过上更有品质的生活。

 

      程学源(右二)做客“南粤梦·深改年”论坛

 

  程学源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坚持创新驱动、质量领先的理念,把质量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来抓。按照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省质监局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加快推进质量强省建设。2010年7月,省政府召开全省质量强省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印发了《关于开展质量强省活动的意见》;2011年12月,广东把质量竞争力指数纳入《广东省市厅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2013年10月,省政府发布了《关于建设质量强省的决定》;新近,省政府又印发了《广东省建设质量强省2014-2015年行动计划》,部署开展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质量考核工作。全省逐步形成了关心质量、重视质量、创造质量和享受质量的良好氛围。

  程学源介绍,2009年以来,省政府设立了政府质量奖,每两年评审一次,至今全省共有23家企业喜获广东省政府质量奖;我省大力推动“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和“创建知名品牌示范区”活动,广州、深圳、东莞和珠海等地市先后建成或批准筹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深圳市罗湖区、佛山市南海区分获全国黄金珠宝、铝合金型材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称号。全省共有2360个产品取得了广东省名牌产品标志,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获首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程学源认为,高水平的产品质量既是生产制造出来的,也是严格监管出来的。建设质量强省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全社会共同参与。企业要发挥主体责任,政府职能部门必须抓好产品质量监管工作。近年来,省质监局运用标准、计量、认证认可、特种设备监管和行政执法等多种手段,狠抓产品质量监管工作。

  首先是创新监管理念。在全国率先推行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发现率”制度,从过去向合格率要政绩转变为查找问题倒逼质量监管,从过去全覆盖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转变为主旨明确的靶向监督抽查,大大提高了监督抽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据统计,去年全省使用6972万元监督抽查专项经费,发现了8.83亿元不合格产品,及时阻止了这些产品流向市场。不合格产品发现率在广东的成功实践,得到了国家质检总局的充分肯定。

  其次是率先在全国引入竞争性谈判机制选择监督抽查承检机构。专家组对申报承检机构按照“合法性、规范性、创新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等五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最后选定承担省级专项监督抽查任务的质检机构名单,这不仅提高了工作的有效性,而且平均节约批次抽查经费15-20%。

  与此同时,坚持监督抽查的刚性。科学统筹省、市年初的监督抽查计划,坚持将监督抽查结果100%向社会公告,坚持对不合格产品发现率超过30%的区域和行业及时向当地政府发出产品质量警示。 

  程学源表示,质量强省必须是建立在质量兴企、质量兴业的基础上,必须采取措施调动社会特别是企业等各方积极性。近年来,省市质监局免费开展厂长经理分层次、多渠道培训,全省举办各类培训班275期,培训29787人次;充分利用监督抽查结果,对企业有针对性地实施质量帮扶,从技术分析向质量提升和整治转变。近3年来,省质监局共组织召开36场产品质量整治提升会,联合潮州市人民政府组织召开潮州市卫生陶瓷产品质量提升行动暨创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活动动员大会,在惠州、中山分片召开了插头插座产品质量整治会。

(省局质监处 供稿)